在圖書館老說,看著看著就不太想看了,于是拿起手機翻出亞馬遜然后開始讀大冰的《乖摸摸頭》,先是為老兵的鐵血和奉獻精神而感動,然后又是為小姑娘對自己人生的錯過而惋惜,而后是為大冰在拉薩的族人家人的離散而嘆息…看著看著,突然就想起來好像我還沒有下載之前看到的一個可以寫寫小日記的軟件。
于是乎,我開始去翻自己手機里相關的自信收集軟件和寫作軟件。
然后翻著知乎想,好像似乎它也不能像寫日記一樣寫東西,繼而想到了我之前拿了一篇日記去投稿的新浪博客…
既然想起了新浪博客,咱就要去看看它,畢竟之前還想著要刪除的,說不定投稿還成功了呢。于是手一滑,突然發現,啊哈,居然沒有了!我的媽,我辦事效率可真快啊!
仔細想想,好像很多時候,我想要拒絕一樣東西的出現時,效率都會十分的高,而想要接納一樣東西的存在時,往往都會弄砸掉。
為什么呢?
不知道,大概跟性格有關吧。
可是,我明明記得,從前的我,不是這個樣子的啊…
從前從前,那個時候,我又是什么樣子呢?
記憶是會騙人的,我記憶里面的我,是我當時真正的樣子么?如果不是,那我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當一個人的記憶,一個人的過往,沒有人可以證實的時候,她的曾經,還能算是曾經么?還是說,那只能算是一個符號,是對過去的總結以及形成現今模樣的自己的一個因素而已,代表著的,不再是情懷,也沒有感情,沒有生氣?
我的記憶,片段化的東西太多,多到我一度認為它們都不相連,而我,是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長大的,沒有銜接。要說寫樣片段化的,沒有任何值得我牽動感情的記憶能夠稱之為我的從前的話,我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我啊我,到底是一個什么樣子的人?
這個問題,我只很認真的問過數科,可是他從來沒有很認真的回答過我。可能,這在他看來并不是一個問題,或者,他其實也并不知道我是什么樣的我。
我有太多的東西不愿意去跟人說,有時候,自己也會強迫自己去忘掉一些事情。處理人際關系時,只要覺得自己難以處理,那就絕交,這樣好像就能一勞永逸了。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的問題,可總也沒辦法解決,沒辦法把自己從厚重的殼里面放出來,隨心所欲的去吵去鬧去像一個年輕的姑娘一樣去熱愛去追逐。
認真的想過,我好像沒有特別熱愛的東西,喜歡書,對某些東西也會感興趣,但是真的,算不上熱愛。
在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幾種人:家人,許久不聯系的朋友,舍友,算得上比較熟悉的同學,一般的同學,校友,陌生人。很奇怪吧,我也覺得很奇怪,我的人際關系,跟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簡單。不去接觸和認識別人,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別人也不想來接觸自己,于是無限的惡性循環下我能夠說話的人寥寥無幾,愿意認真的聽我說話跟我交流想法的人是沒有的。又或許有而我不知道,誰曉得呢,反正我嘗試著跟很多人說過,沒有人認真的聽或者認真的回答。
為什么呢?
我看起來是有多不靠譜啊,居然沒有人愿意認真的聽我講話。難道嘻嘻哈哈,胡扯亂說就是生活的常態么?問你一個問題之后東拉西扯敷衍了事才算是情商高的相處之道么?
認真一點就不行么?
我想認真的生活,對問題認真的思考然后解答,這樣不行么?為什么沒有人愿意聽我講話呢?
到底是我奇怪,還是別人奇怪?
這個世界,真的讓人看不懂了。
書籍里那么多人活得真實而富有生氣,可是生活里的人對一個問題都懶得回答,我不明白,這二者為何有如此巨大的差異。
認真的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很難嗎?
我覺得還好啊,為什么大家都不是這樣的呢?
在線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