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筆記,看到幾個句子,當做復盤吧!
1.人的一生有負重致遠,不可急躁,以不自由為常事,則不覺不足,心生欲望時,應回顧貧困之日。
心懷寬恕,視怒如故,則能無事長久,只知勝而不知敗,必害其身,責人不如責己,不及勝于過之。
這是很久以前看德川家康傳時記錄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德川家康母親離開他時留給他的,也是他一輩子的座右銘。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很欽佩,真能做到如此該是何種境界,之后這句話也會時常鞭策著我。
2.萬維剛老師專欄里有一期講關于道歉,這是對道歉的另一種認識。
當你道歉的時候,你到底想干什么呢?
道歉應該是你個人從這件事上吸取了教訓,從而獲得了進步的結果,而不應該是對別人施加影響力的工具。道歉首先要關注的不是人際關系問題,而是你自己人格的完善。(什么叫人格完善呢?就是你做的這件事,跟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之間有一個差距。)
道歉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從對方哪里獲得什么,這個你控制不了,你只能控制你自己。
一個好的道歉要有三步。
第一,明確動機:不是為了贏回別人的信任,而是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
第二,學到東西:態度有問題就解決態度問題,能力有問題就解決能力問題。
第三,提出道歉,說明你的錯誤,也說明你的改變,但是把是否原諒的決定權留給對方。
這個概念和我之前對道歉的認識有本質的區別,以前覺著道歉是為挽回信任減少誤會,但對發生的事未必深思熟慮,以用來提升自我人格。
真的很慶幸如此普通的我,可以遇到如此不普通的文字,讓平凡的我也可以認識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學會用來自心底的愛去,影響和對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