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號其實在去年就申請了,一直放著,偶爾更新下,沒用心打理過。
最近正兒八經的更新,是因為我想用來沉淀一些東西。我所經歷的、我所知道的,我想通過寫作進行總結和輸出。
有時想想過去,感覺挺慚愧的。畢業十年,發展至今生活事業都不夠理想。興趣廣泛、愛好頗多,畢業之初在手機行業待了八年,從彩屏一直做到大屏智能。
2015年初應好友之邀來北京創業,期間兜兜轉轉,籌劃半年最后擱淺。而后年末徐老師從騰訊出來,對群里小伙伴發出創業邀約,我不勝冒昧的找上門去聊了一下午。
徐老師的項目也是籌備期,我們約在咖啡館見面。落座不久,徐老師問我:你的方法論是什么?聽完瞬間懵逼,之前做銷售和市場,只管東西賣出去錢收回來,哪管方法論?
好在徐老師看我大老遠跑來不易,很細致的幫我補了一課,最后建議說:你之前是做傳統行業,要轉型互聯網,找個典型的大公司,把自己沉進去,呆上一年兩年,那時候你的理解會更深刻一點。
聽了徐老師的建議,轉身狂投簡歷。好在運氣不差,皮老師把我收進了優酷。
這個號將要呈現的,不僅是現在的感悟,而是畢業以來的所有體會。觀點不一定都是我的發明,很多是向大牛們請教得來的一鱗半爪。偶爾聽到的一些話語,只要有所觸動,我也都會記下來。
進階日記試圖打造一套個人成長體系,分為通用素質和專業技能兩部分。
武俠里有內功和招數。在我的定義里,通用素質是內功,專業技能相當于招數。內功練到深處,飛花摘葉皆可傷人;招數精妙,也能有四兩撥千斤的奇效。
人類知識里,哲學層次最高。一般人看起來很虛,都不知道什么是什么,可是一旦有人搞懂了它,那就什么問題都能解答。因為哲學探討的是世界的一般規律,任何事物上都適用,有最大的遷移性。
移動互聯網日新月異,對創業者來說,很多業務是全新的,都要自己摸著石頭過河,能力的遷移十分重要。在一個亂仗亂打的戰場上,你不能說我就這樣打,而是該怎么打就怎么打!
通用素質是保證你在任何一個戰場存活的先決條件。
時間管理是最該注意卻被最先忽視的一項基本素質。
讀書時背多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詩句。只是對于大多數人,總結時滿心懊悔浪費時間太多,轉身照樣得過且過。
時間管理目前沒有講的很細致,這是目前所有章節的通病。目前只會介紹最簡潔有效的幾個小方式。我要先起個頭,把旗桿先插下來,不排除以后會細化下去。
根據人群正態分布定律,百分之九十五是普通人。不跟天才比,也不和工作狂對照,他們只占百分之五。只要踏實實踐好記錄和優化,我們就能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雖然夸張,但也不無道理。
林肯有句名言:一個人三十歲前的面貌由父母負責,三十歲后的相貌由自己負責。
中國有句類似的話叫相由心生,意思是你心里經常想什么,你就會變成那樣的人。典型的例子是夫妻相,因為兩人所思所想日趨一致,本來不怎么像的人,到后來越來越像。
很惡劣的習慣比如賭博、酗酒、吸毒等大家都會警覺,從而敬而遠之,可是有些不起眼的小習慣,比如注意力不集中,丟三落四,貪睡好玩等卻在時刻侵蝕我們的生活。
每一種情緒都是來幫助我們的。
互聯網讓信息快速傳遞和放大,這是好事也是壞事。互聯網讓好人知道有多少種做好事的方法,也讓壞人知道有多少種做壞事的技巧。
武漢火車站殺人事件發生,一同事感慨:這社會戾氣怎么這么重?
我說你知道一戰二戰爆發的原因不?他說經濟危機啊。我說是啊,現在經濟環境這么差,沒打仗就很好了。
佛教里有自覺覺他,自覺是自己覺悟,覺他是幫助他人覺悟。情緒管理的目標是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后察覺他人的情緒。
伸手不打笑臉人,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做一個終身學習者。
如果你已經財務自由了,那可以不學;如果還沒有,就像洪水里掙扎的人群,只要沒上岸,就得拼命的游。
這一節明天才會發布,大框架已經訂立。總結就兩點,學厲害的人,讀經典的書。
還在讀初中,我們老師就常說:一定要學會合作,單槍匹馬闖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早期自媒體,很多是個人鼓搗的愛好。在去年的一次調研里,上規模的內容創業里,個人已經寥寥可數了。
行業初創,個人篳路襤褸,苦苦耕耘,用守望換來社會的認可和資本的追捧,緊接著規模化的機構出現了,伸手摘走最大最鮮美的桃子。
事件無限循環,從一個行業到另一個行業。
TOC制約因素理論是范老師介紹的。
瓶頸理論是通俗的說法,不是特別準確。瓶頸理論立足于兩個基本假設:一切系統都有瓶頸和瓶頸決定系統產出。
瓶頸理論是營銷管理的經典著作,他的作者高德拉特博士卻是一位物理學家。這也再次說明了通用素質的重要性,在哲學層面,一般規律都是互通的。
高德拉特博士為制約因素理論寫了六本書,如果有時間,我推薦你一本一本的看完。
數據運營是我很感興趣的領域。
雖然介于能力問題,我沒法用專業的數據模型解析數據,但是,我們好歹是大優酷,沒殺過豬還沒見過豬跑,數據在業務場景的實際運用我還是能談上一些的。
沒有匹配運用場景的數據是危險的。阿里流傳一個段子,雙十一大促,有人賣了一百萬,老板高興的不得了,有人賣了一千萬,老板要跳樓,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賣一百萬的人剛好備了一百萬的貨,全部出清,他當然高興;賣一千萬的人備了一個億的貨,只賣了十分之一,他急得跳樓。
用戶運營是我的崗位名稱,也是我日常工作探討的范圍。
阿里的一位小二曾分享說,傳統行業都說用戶是上帝,可是在那個環境下,我們和這個上帝的連接其實很薄弱。公牛插座的老總說,我們一年賣出幾千萬個插座,可我壓根不知道是誰買的。
互聯網則不然,我通過用戶畫像,我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我通過數據跟蹤,我可以測算出他喜歡什么;然后,我通過產品或運營動作的改變,我可以很快捷的影響到他。
通過互聯網,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距離前所未有的拉近,聰明的生產者已經可以很巧妙的經營消費者了。
方法論是徐老師提醒我的。
這一塊的研究不是特別深入和透徹,但是結合我在傳統行業的經驗和套路,應該會有個不錯的結合。
活動策劃是一個需要補充和完善的領域。
以上是運營進階日記的提綱,后續時間里,我大致會按照這個框架進行。如果您對框架和后續的進程有建議,希望您能通過留言或者評論發給我。
當然,也歡迎大家一起在終身學習的道路上相互探討。篇幅很長,很感謝您能看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