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在好奇另一個世界的樣子,所以才會有小說和戲劇。現在的很多穿越劇就是一種窺探心理,穿越回以前的朝代,看看帝王公子的生活,最好能與自己有一段凄美的邂逅。這種心理,由來已久。在敘事文本產生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窺探的樂趣,先是空間的想象,然后才是故事的展開。要知道,以前的史書記載上是不會輕易出現“閨房”、“室”這些具有私密性的地點的。后來,在唐前的小說中,才有了更加神秘性的故事,不僅有室、房這些地點,而且很多神秘性的地點,比如泰山、地獄、墳墓等都出現了,而且還有游歷地獄的故事,這都是對另一個世界的想象,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另一個世界的想象。
《W-兩個世界》,整個故事情節脈絡就是偶像愛情劇,但是吸引人的在于它的敘事方式。漫畫作為媒介,連接了兩個世界,漫畫的世界是作家吳成務創造出來的。但是吳作家卻無法控制人物的意志以及故事情節的發展。這個熟悉敘事內容,讓人想到了一個文學上的創作對立:到底在作家的敘事文本中,創造的人物是由作家意志所決定的;還是說自己可以做主——這也就是說作家只有賦予性格和目的的資格,而后人物要做出的行動是由這些設定決定的,而不是由作家自己決定的,那個世界有自己的行使規則。這個對立是整個敘事框架的主體,一切矛盾和斗爭都是基于這個開始的。
電視劇里面的敘事方式除了構造了兩個世界,還有一個很值得玩味的敘事時間問題。在漫畫里面的時間,所有與主人公無關的時間都是瞬間過去的。漫畫里面過了一年的時間,而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才一個小時不到。敘事的時間一直是區別兩個世界的方式,也是提示觀看者的方式。在古小說中,最開始的《劉晨阮肇》也是這樣,在天臺山的生活不過才半年,然后等回到自己的現實世界之后,卻已經是“七世”,而后又不知其所蹤也。這種詢問他人得知不同世界的時間的情節,都是一種揭示,不然無法告知讀者或者看劇者,兩個世界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是,為什么作家要創造一個漫畫的世界?在電視劇里面,漫畫的主人公在與作家親自對峙的時候說道,你只是因為現實的懦弱,所以創造了一個我,我跟現實的你完全相反。這才是創造的目的,為了慰藉。另一個世界的樣子也許在地點各方面都沒有什么不同,但是,性格可以賦予,可以賦予作家自己沒有的。這也是我們解釋為什么在古代小說里面有這么多的大家閨秀會義無反顧地愛上了窮書生的故事。因為創作者想要一個跟自己不一樣的主人公,不一樣的性格或者一樣的性格卻有不同的際遇。這都是一種自我的滿足需要,也就是書生和作者的精神鴉片。最后的漫畫家消失在那個漫畫的世界,也無法回到現實世界,這個安排很有意思,留在那個自己創造的完美世界,不會覺得失落。因為不能接受現實世界的自己。
另一個世界的樣子,我們一直是抱著這種好奇的心態去窺探的。如果有進入另一個世界的鑰匙,你會去一探究竟嗎?我想大家都是好奇的寶寶,這種對未知的欲望,總是沒辦法去抹去的。在以前,書生們會想象另一個狐妖鬼怪的世界,那里面的所有人對自己一見傾情;帝王們會想象另一個仙境優美的世界,那里自己可以長生不老且力量超凡。而現在的我們,在想象,這個世界的地下會是怎么樣的世界,在另一個未知的地方又是一個怎么樣的世界。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想象。這,才是我們喜歡看與現實世界無關的小說或者戲劇的原因。因為,我們都很好奇,我們也都想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