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電影《后會無期》里有句話,小孩子會爭對錯成年人只講利弊,上學時做題對了得分,錯了一分也沒有
步入社會發現規則變了,做事兒沒有標準答案,發現這樣干行,那么干也可以
我們就需要思考怎么干好處多,而且要看長遠,比如我有個朋友做銷售,他給客戶的折扣很低,幾乎不賺錢,是他不喜歡錢嗎?肯定不是
但他這樣做卻培育了一大批忠實的老客戶,為他長久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事實上很多商人都是這種思維,有的買賣可以賺錢
有的就是拉關系,甚至賠錢也要拉到關系追求每單都賺錢就是窮人思維,富人不會這么做,比如現在房地產調控,開發商們還玩兒命打拼
高價拿地,很多人借此判斷房價還得漲,覺得開發商不會賠錢,其實他們真實想法是不拿地就活不下去了,沒生意可做,再苦再難,也要把地拿到,哪怕賠錢也不能讓公司散伙
俗說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困難的時候咬緊牙關,等過幾年宏觀調控過去市場回暖,一切就挺過去了
生意人的目的就是維持他的業務地位,保持自己還在這個位置上如果幾年不在市場出現你的關系全都丟了,公司也要散伙,看不到未來也要堅挺,這是最有利的選擇,在財商思維訓練中,大家要改變那種你死我活的思維模式
要想做生意賺錢一定是雙贏模式才能長久,幫助別人成就自己,這才是財商的表現,世界各國在籌備聯合國,苦于沒有地方安置的時候,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把自己手上870萬美元的土地無償捐給了聯合國
等聯合國搬進洛克菲勒這塊兒土地之后,周邊土地馬上增值,因此賺了幾倍于捐贈土地的收入大生意都是成就別人的時候同時給自己帶來財富,損人利己的事是賺不到財富的,如果你想發財,肯定不能以損害別人為代價
美國總統林肯說過,消滅敵人唯一的方式就是把所有敵人都變成朋友,現在的商業社會也是如此,惡性競爭,誰都賺不到錢,要賺錢合作共贏
李嘉誠教兒子李澤凱做生意時說過,做生意沒什么絕招兒,就跟做人一樣,假如跟你別人合作,你最佳的選擇是拿六分就夠了,多讓別人賺兩分,你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比爾蓋茨曾經批評過喬布斯不懂與人合作,喬布斯做出手機后,吸取了比爾蓋茨的批評,把蘋果系統做成了有審核的開放平臺
這一下讓蘋果手機變得極具吸引力,有無數開發者關注喬布斯在做軟件,豐富了蘋果手機的應用,無疑增加了蘋果手機的價值
后來蘋果暢銷,一舉打敗巨頭諾基亞,他的對手谷歌比他做的還要開放連系統整體都給了手機廠商,結果安卓的規模和應用品種遠遠超越蘋果
猶太人研究賺錢不難,花錢不容易,有人要問了,花錢還不容易?多少錢我都能花了,但并不是這個意思
花錢不易,說的是會花錢也是一種能力,會花錢不是亂花錢,很多人花錢無度,信用卡債臺高筑,仍然不斷的消費,不是理性消費
理財和財商的最基本的法則就是量入為出,消費的時候不要超過收入,只有賺錢的時候才應該去借錢加杠桿
很多人都做反了,賺錢的時候小心翼翼,花錢的時候大手大腳,2002年卡盧爾中了970萬英鎊的中國樂透大獎,揮霍無度,吃喝嫖賭,還沾染上毒品,很快又回到了生活的起點
最后成為一名清潔工,生活靠救濟金度日,所以在你沒有足夠的財商支持的情況下,突然得到一大筆錢,簡直是一場災難
一般富人生活都是很節儉的,像李嘉誠常年配戴幾百塊錢的手表,巴菲特生活也很節儉,普通人的財富基本都是靠通過節儉得來的,如果總是入不敷出,永遠不可能擁有財富
一般做企業的人都是財務高手,他們知道賺一分錢,還要交各種稅費,支付各種成本,但省下每一分錢全部都是利潤,要想賺更多的錢,就必須在成本上下功夫,控制成本
下面這些方面你要吝嗇一點兒
第一信用卡消費,屬于典型的負債,而且是麻痹的那種
第二是攀比消費,這種消費屬于沖動的一種,而且是個無底洞第三就是吃喝消費,和朋友吃吃喝喝,沒必要奢侈,錢多未必收獲更多友情第四就是人情消費,10月黃金周被戲稱為結婚周,隨份子讓自己入不敷出永遠記住,你只有把錢攢下來,你才有資本,有了資本才能讓錢替你工作,從而擺脫現在為錢工作的命運,攢錢的方法很多,比如強制儲蓄 一發工資就把一部分錢劃到長期投資的基金里去,還有記賬,把每筆支出記錄下來,使用現金停用網絡支付,還可以把錢存在貨幣基金里,用基金產生的利息進行消費,利息多多買,利息少少買,買大件兒需要積攢
這樣做不會降低生活品質,因為80%的消費都用于沒有用的地方,這樣稍微節儉有節制的消費,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并不大,反而增加了足夠的資本
每個人心里都應該有一個財務自由的目標徹底擺脫工作的困擾,讓錢為我們工作,有足夠多的錢去消費追逐生活中更美好的東西每天被工作忙成狗是很難有這樣的心情,財務自由之后才叫生活,我們現在只能叫做活著
那怎么實現財富自由呢?就是讓你的財產性收入大于你的生活支出就可以了
這個計劃越早開始你達成目標的時間也就越早,能享受生活時間也就越長,假如我們從25歲開始,每年拿出1萬塊錢來進行投資,
投資回報率不高只有8%,三十年之后就有170萬,每年8%的收益率為你產生9萬的收入,大概就是你養老金的兩倍,此時你只有55歲,應該可以提前退休了,40年之后,你就有250萬,每年產生的收入大概是20萬如果從35歲開始,收益就會大打折扣,到55歲的時候,大概只有45萬
一年下來你只能靠資本收入,3.6萬并不能支撐你的生活以上算法都是不考慮通貨膨脹的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感謝大家的陪伴,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