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麥當勞中國公司改名成“金拱門”的事兒蹭蹭上了熱搜。洋氣的麥當勞突然變成了接地氣的“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很多網友都表示無法接受。
有網友這樣調侃:
去“麥當勞”聚會:兒童生日聚會。去“金拱門”聚會:黑幫老大的鴻門宴。
然而對于小碗在內的一小撮人來說,不管金拱門還是銀拱門,它始終是一個無比美好的存在。麥當勞在我們夜貓子眼里不僅僅是一間快餐店,而是深夜加班狗的珍珠翡翠白玉湯,是孤獨患者簡單粗暴的藥方,是熬夜K書黨溫馨舒適的自習室,是無家可歸人干凈明亮的避風港——簡直是名副其實的“深夜食堂”。
深夜的麥當勞,每天都在撫慰著一顆顆疲憊的心。我們今天的關鍵詞就是,soothe。
soothe
/su?e/
to make someone feel calm or less worried
v. 撫慰,安慰,緩和
小碗和金拱門的緣分極深。
我上高三那會兒,每天就是一個字:困。白天在題山題海里翻滾,放學回到家我就像幽靈一樣晃晃悠悠地攤在床上。作業根本寫不完,怎么辦呢?換個環境,去麥當勞寫作業!于是,我成了我家門口24小時麥當勞的常客。
麥當勞的燈光、香味兒和音樂可以soothe my nerves。在麥當勞寫作業的效率居然很高,我每天一放學就背著書包直奔麥當勞。每天吃麥當勞也不健康,所以我媽經常會去給我送飯。有一次我媽給我送夜宵,我一打開飯盒蓋兒,哇,韭菜餃子!
濃濃的韭菜味很快占領了整個麥當勞二層。旁邊的一位大哥直納悶兒,“哎?這漢堡我怎么吃著有股韭菜味兒?”
我們倆怕吃餃子太明目張膽,于是“轉入地下”:我寫一會兒作業,我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喂我一個餃子,然后迅速蓋上飯盒蓋兒。日子就在一口一口的餃子里溜走,我也考上了滿意的大學。現在回憶起來,當時的畫面真是soothing。
人生不可能一直這么美好呀。那年小碗在北京考研失敗,有一天晚上發高燒。深夜輸完液,我獨自走在回出租屋的路上。頭暈目眩,饑腸轆轆,又帶著一身挫敗感地走在一個不屬于自己的城市里。
這時候,溫暖的黃色燈光照亮了面前的路。麥當勞!店里三三兩兩坐著幾個人,被香甜的味道擁抱著,毛茸茸的。我沖進去點了一個漢堡一杯熱可可,我的一顆疲憊的小心靈啊,就這樣被金拱門輕而易舉地soothe了。
后來小碗去了香港,租住的房子樓下正好有一間麥當勞。作為一名北方人,第一次離家這么遠,滿滿的思鄉之情只能用吃來soothe了。在香港的麥當勞里,你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滿眼望去,整間餐廳幾乎一半都是老年人,他們什么吃的也不點,只是坐著,或者趴著睡覺。
在這個燈紅酒綠的大都會里,仍然有20%的人處在貧困線以下,有些老年人沒有收入來源,甚至無法負擔房租,只能白天黑夜地輾轉在一間間麥當勞里。也或許是兒女不在身邊,孤苦無依,只能在麥當勞里感受一絲活力。生活中唯一能soothe他們的,就是麥當勞里永不熄滅的燈光吧。
小碗不禁想到了海明威寫的《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海明威說,“人所需要的只是虛無縹緲的亮光以及干干凈凈和井井有條。亮固然要很亮,但也必須是個干凈愉快的地方。” 說的簡直就是麥當勞呀。
每一個疲憊的靈魂,都需要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不需要美酒佳肴、瓊樓玉宇,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就足以soothe人們了。
無論是年少還是年老,北方還是南方,麥當勞就那樣靜靜地在那里,干凈著,明亮著,soothe著每一個饑餓的胃和疲憊的靈魂。據說麥當勞之所以一直保留著金色拱門設計,是因為字幕M象征著母親的乳房,有著“哺育的弗洛伊德式象征”。
每一個進入金拱門的人,心底大概都住著一個孩子吧。
文章中出現的單詞你都認識了嗎?
soothe /su?e/ v. 撫慰,安慰,緩和
soothing /?su?e??/ adj. 安慰的,撫慰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