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小星星的老師們都是半工半農的身份。他們一邊是教書先生,每天上課修改作業。另一邊他們也是地道的農民,做著農活,挑著糞。
他們雖然做著農活,但是村里的人非常尊敬他們,大人小孩都會尊稱他為老師。每當在田里地里遇到老師,村民們都會停下來,聊一會兒。
“老師,我那二娃兒怎樣?”
“他讀去不得,但是比你家大娃兒要好得多。”
“我天天跟他念叨,讀書多好啊,又不用你挑又不用你背,只需坐在哪兒,讀讀寫寫就行。他就是聽不進去,上課時您給我管嚴些,讓他多長些耳性。”
村民們凡是遇到老師的,都會停下來問問孩子情況,然后都會對老師說。
“老師,您管嚴些。”
"老師,您該罵時罵,該打時打,他皮實得很。"
小星星的老師懲罰學生有三件法器,它們是戒尺、黃筋條和粉筆頭。
戒尺和粉筆頭對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先說黃筋條吧。四川農村有句俗語:“黃筋條下出好人。”據說,農村里的那些貴人小時候都挨個黃筋條的打,后來變得有出息了。
黃筋條其實就是農村遍山的一種雜樹,它長不高也不大。它細細長長,就手指拇般粗細,最高也就一個成人般高。它的韌勁特別好,不易折斷,尤其是打在人身上,它不會傷筋動骨,但會讓你疼得哭爹喊娘。
那時候,同學們偶有搞忘做作業,貪玩背不到課文,或是打架欺負同學時。老師望望窗外滿坡的黃筋條說。
“五分鐘之內,每人去找一根黃筋條回來。”
那時候,幾個孩子飛快地跑進教室外的山坡,尋找懲罰自己的兇器。他們會非常猶豫,不知所措。小的黃筋條韌勁最好,它就像粘在肉身上,火燒火燎地痛。大的黃筋條力道大,會留下一條條烏痕,疼痛會更強。
同學們找回黃筋條,伸手的伸手,摞褲腳的摞褲腳,有些悲哀地看到老師拿起他們自找的黃筋條,一下,兩下打在他們身上,痛在心里。“哎,這都是我自找,下次不要再犯了。”
老師用黃筋條懲罰了同學,總會說:“我把它掛起來,讓你們長長記性。”
老師把黃筋條掛在教室的墻壁上,高高地懸在哪兒,就像懸在每個同學心中的一把劍,提醒著同學:“痛苦是自找的,自己努力就會改正錯誤。”
那些沒有黃筋條的日子里,每個老師都有一把鐵戒尺。它是老師上課時的工具,用著畫圖和刻度,也是懲罰同學們的兇器。
它總是冒著冰冷的寒光,讓同學們一看就不寒而栗。那時候,基本沒有同學沒挨過鐵戒尺的打手板。那鉆心的痛,紅紅的手掌總是提醒著同學。“錯誤總是要負出代價的,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戒尺與黃筋條伴隨著警醒與疼痛,有時甚至伴隨著淚水與羞愧。那小小的粉筆頭,總是帶給同學樂趣與快樂。
那時候,物質很匱乏,老師用于寫黑板的粉筆可是稀罕物。那個能畫畫能寫字的小小粉筆總是引起同學們無限羨慕,那時候若同學有一節小小的粉筆,那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事。
上課時,老師講得眉飛色舞,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時。總有一個或兩個同學開小差,打瞌睡。他正在十萬八千里神游時, 突然,有個粉筆頭擊中他,驚醒了。
“哪個?哪個打我的頭?”他揉著眼睛,神色恍惚地看著周圍。那時候,總有幾個同學正在哄搶著粉筆頭。
“啊!我撿到了。”等他反映過來,已經有同學得意地炫耀著他搶到的粉筆頭。
“我的,老師給我的。”他一個激靈,這下全醒了,也加入搶粉筆頭行列。
“安靜,都安靜,上課了。”老師總是嚴肅地板著臉。
這下,可再沒同學打瞌睡了。他們的眼睛都聚精會神地盯著黑板,與其說他們盯著那些字,他們更多的是盯著老師那神奇的粉筆頭。他們期待著那粉筆快快寫完,變成一個小小的粉筆頭,那下一個被擲粉筆頭的倒霉鬼又是誰?那下一次搶著粉筆頭的又是誰?
同學們也很快找到粉筆的代替物,那就是電池中間的炭芯。若家里有手電筒,小伙伴一到晚上,走哪兒都把它打開,就是想那電池快快用完。
要想分離炭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那時候,幾個小朋友就會聚在一起,你搬石頭我拿榔頭,想盡辦法把電池中間的炭芯分離出來。
小手小臉那是都染得黑黑才終于把炭芯分離出來。那炭芯就可當粉筆用了,雖然它是黑色的,但小朋友就可用它在石頭、墻壁上亂寫亂畫,別提多神氣。
小星星記憶最深的老師的懲罰是那次背乘法口決,那次小星星也沒有避免。那是一個下午放學時,其他班的同學都陸續放學回家了,而小星星班的同學正在背乘法口決。他們一個接一個地在老師面前背,背誦完的馬上可以回家。
太陽已經偏西,正是夕陽時分,金色的陽光透過窗子灑進來。同學們歸心似箭,無心背誦,而老師堅持著。“認真背,每個同學必須背完才能回家。”
太陽已經下山,灰白色的陽光透過窗子,天快黑了。那些乘法口決像漿糊一樣粘在同學們腦袋里,它們亂麻一片,怎么也理不清。班上還有十多個同學怎么也不能背誦,同學們心慌了,老師慢慢也變得焦急。
“十分鐘,給你們十分鐘,若再背不到,我就鎖門,讓你們留在教室里過夜。”
十分鐘過去了,不知同學們是因為心慌還是故意跟老師過意不去,那天平時記得很牢的口決就再也記不到。
十分鐘過去,二十分鐘過去,天已經變得灰暗,快要黑了。十多個同學仍在與老師僵持著。
在一團亂麻中,老師拿出了殺手锏。他鎖上門,走了。
開始,同學們以為是老師嚇唬他們的,他們還是很鎮靜。他們彼此安慰著“沒事,老師一會兒就會回來給我們開門。”
他們堅起耳朵聽老師的腳步聲,越來越遠,直到天地間一片沉寂。
同學們又餓又怕,開始有一個同學壓抑著輕輕地哭泣,兩個,三個,然后所有的同學都開始嚎啕大哭,哭聲震天。
就在同學們感到絕望時,門打開了,老師有些慌亂,連聲說著。
“別哭,都別哭了,就是嚇你們一下。回家,都回家去,明天乘法口訣必須全部背誦。”
那以后,同學們就像開竅了,凡是老師要求背誦的他們都背得又快又好。當然,老師再也沒有把同學們關在教室里懲罰。至于那些平常罰站,罰抄作業,點名批評那也是常有的事。
老師們一般都很溫和,他們大多是和顏悅色,偶有同學犯錯,老師懲罰時,也覺得老師適當懲戒一下,長長記性,也還是不錯。
后記:這是一部70年代,8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們的共同記憶,農村的記憶。這也是農村正在消失的記憶。國慶節回老家,感悟很深,路修好了,房子修漂亮了,可是地荒了,人逃離了,甚至出現了無人村。
這是一部10萬字左右的散文小說,書名暫定為《鄉間的小星星》,已全部完稿,從今天開始連載,希望有人能喜歡。
點個喜歡??再走好嗎?讓我們這些靠寫字吃飯的人能堅持下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