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小時候嘴很饞的,可以吃零食停不下來那一種。還特別喜歡煎炸熱氣一類的,像方便面,像沙琪瑪。
那種酥脆的口感,那種油炸后的香氣,對我有著深深的誘惑。
有人說過,當一個人壓力很大,很焦慮時,會不自覺愛吃甜食。
小時家里很窮,兄弟姐妹也多,爸爸媽媽每天拼命干活,人一勞累心情也很壞。作為老大的我,常常就成了他們的出氣筒。
好像無論做什么,都是錯的,都要挨罵挨打。我長時間被莫名的恐懼籠罩著,無處訴說的憋屈,還有無盡的抑郁寡歡與茫然。
我的發泄與聚焦點全落在了吃酥脆零食上面。每周那點零花錢,多時拿來買這種酥脆的零食了。
咬一口,“嘎啦”一聲,隨著口腔里唾液的分泌潤滑軟化,味蕾便迎來甜滋滋烘烘香的享受。
不安與落寞迷惘,雖然也沒有消除,但起碼暫時性給鎮壓了下去。
002
雖然很早就吃過沙琪瑪了,但我卻是到了高中才無意得知,這種好吃的有一個很拗口的名字——沙琪瑪。
為什么會叫沙琪瑪?
有一個傳說是清朝時,在廣州任職的一位將軍,姓薩,喜愛騎馬打獵,而且每次打獵后都會吃一點點心,還不能重復!
有一次薩將軍出門打獵前,特別吩咐廚師要“來點新的玩意兒”,若不能令他滿意,就準備回家吃廚子。
負責點心的廚子一聽,一個失神,把沾上蛋液的點心炸碎了。偏偏這時將軍又催要點心,廚子一火大罵一句:“殺那個騎馬的!”才慌慌忙忙地端出點心來。
想不到,薩將軍吃了后相當滿意,他問這點心叫什么名字。廚子隨即回答一句:“殺騎馬。”結果薩將軍聽成了“薩騎馬”,因而得名。
003
后來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廚房大而整潔,我萌生了要做好多美食的念頭。
于是沙琪瑪做起來了。
首先準備材料:
中筋面粉250g
雞蛋3個?
泡打粉5g?
細砂糖100g?
麥芽糖100g?
水30g
炒熟的白芝麻? 適量?
玉米淀粉? 適量
葡萄干? 適量?
葡萄干? 適量
做法:
1/面粉、泡打粉混合過篩后,加入打散的雞蛋液
2/揉成濕潤的面團
3/在面團表面撒些玉米淀粉使之不黏手,將面團靜置松弛15分鐘
4/在臺面撒少許玉米淀粉,將靜置好的面團搟成約0.2cm厚的面片(面團太大不好搟,可分成若干份)
5/將搟好的面片切成細條(盡量切細均勻些,因為炸時會蓬松)
6/切好的細條撒些玉米淀粉防止黏在一起
7/鍋里倒入適量油燒至5成熱,將細條分次放入鍋里炸至淺金黃即可
8/將細條全部炸好備用。(炸的工程有點龐大,多點耐心就好)
9/煮糖漿:
把細砂糖、水、麥芽糖倒入鍋,用小火加熱,直到細砂糖溶解,糖漿出現小泡沫
10/繼續用小火熬煮,直到糖漿能拔出細絲的狀態,說明可以了
11/將炸好的胚條、葡萄干、白芝麻一起倒入鍋,快速翻炒,使胚條均勻的裹上糖漿
12/趁熱的時候,倒入抹了油的盤里,用鏟子使勁壓平,待冷卻后即可切塊食用
各種小美味做多了,有同事說無添加劑的,吃著放心,讓多做些賣給她們。
每次一眾美食出來,沙琪瑪都是賣光得最快的。吃過的都說新鮮軟糯,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