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陽光灑肩頭,仿佛自由人

文|蘇訴

01

突然想到一個有趣的比喻,如果將豆瓣當做一個瑯琊榜,那么《肖申克的救贖》就一定是電影榜的榜首,也就相當于瑯琊榜首,江左梅郎一般的存在。

也不知道這個比喻是否恰當,但《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一直高居豆瓣TOP250的第一名,贊者無數。

很久之前,我就聽說過這部電影,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未能觀看,這次,恰巧在回學校的車上,我很認真地觀看了這部電影。

其實,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個無辜者完成救贖的過程。

“救贖,”基督教重要教義之一,謂基督拯救世人之道。

02

希望,到底什么是希望。

身處肖申克監獄,四周是高聳入云的圍墻,身旁站著戒備森嚴的警哨,每日如流水線上的工人一般機械地重復著,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沒有自由,沒有期盼,亦沒有未來。

重復著這樣的生活幾十年,希望還會有嗎?

瑞德告誡過安迪:“朋友,我告訴你,有希望才危險,希望能把人弄瘋,希望無用,你最好認命。”

他曾試圖和當年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溝通,讓他明白,可他怎么也找不到當初那個傻傻的青年了,即使早已改過自新,可是多次的保釋失敗、多年的牢獄生涯早已磨滅了他的希望。面對初入監獄的安迪,瑞德告誡他,不要有希望。

可是,希望還是要有的,安迪花費19年的時光挖通了他認為400年也挖不通的地道,爬過500碼骯臟的地下水道重獲自由,曾以為自己將老死在監獄的瑞德也獲得保釋,重獲自由,與好友相遇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沐浴著自由的光輝。

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強者自救,圣者渡人。

即使身負冤屈,即使遭受折磨,安迪也從未放棄過對自由的向往,從未放棄過自由的追尋,于他而言,萬物之中,希望最美;最美之物,永不凋零。

所以,最骯臟的下水道成全了他自由之路,將他送往了美麗的新世界。

03

老友,很美的一個詞。

安迪和瑞德,就是老友。

臭名遠揚的肖申克監獄,誰曾想過會有這般真摯的、長達二十年的友情,身份本就不對等的兩人若非肖申克監獄的相遇,恐怕此生都不會有任何交集,知識淵博的大銀行家,知識貧乏的街頭混混,命運的捉弄使他們相遇,共同完成生命的救贖。

“我也曾熬過孤寂長夜,獨自在心里東想西想,時間慢的如同刀割,那是我畢生最長的一夜。”

那一夜,瑞德徹夜難眠,安迪匍匐前進。

我清楚地記得影片中的這一幕,安迪走在監獄的過道上,他神情平靜地似與過去的每一日都沒有什么不同,但了解他的瑞德依舊深深地凝視著他,滿懷擔憂。

哪怕生命卑微到塵埃里,哪怕身處地獄般的肖申克監獄,也會有真摯的情感擺在你的面前。正如安迪和瑞德,安迪和湯米。

恒久不變的真摯友情,仿佛是罪惡里開出的花,如一縷暖陽般溫暖安迪,溫暖瑞德。

出獄后,早已與社會脫節的瑞德曾想過借助偷盜繼續進入肖申克監獄服刑,他遭遇到了老托馬斯一般的困境,從“獄中權威人物”變成了什么也不懂的笨蛋,曾經評價老托馬斯的話如今也適用于他本人。他也被體制化了。

絕望之際,他想起安迪曾對他說過的話,從樹下挖出埋藏已久的信封,跋涉萬里,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找到好友,他們相擁,共同沐浴著自由的光輝。

“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激動,以至于不能安坐或者思考。我想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能踏上新征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揭開未來神秘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越邊境,與朋友相見握手。我希望太平洋中的水如同夢中一樣的藍。”

尋找好友的路上,他如此說道。

04

“這些墻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發現你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在這部電影里,我第一次了解到體制化這個詞匯,也真的深深地了解到了體制化的危害。

身處肖申克監獄五十年的老托馬斯,為了躲避離開甚至想要殺害向他來道賀的獄友,他與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如一個闖入者一般茫然無所適從,最終選擇了自殺,房梁上的“老托馬斯到此一游”就好像一個笑話。

對于在監獄中生活了五十年的老托馬斯而言,改變意味著毀滅,可對年輕有朝氣的安迪而言,改變則意味著救贖。

向州議會寫信建造圖書館,教獄友自考獲得學歷,憑借一己之力挖通瑞德認為400年也挖不通的地道。影片中的安迪永遠無畏而又飽含希望,他內心清澈,一雙古潭般的眼睛早已看透了人生的荒謬,明明負重前行,卻走得比誰都瀟灑,比誰都步伐沉穩。

監獄里,生命以時間為刻度,似乎任何高漲的熱情都會無奈地舉起雙手,向宿命的安排妥協。可偏偏有那么一個人,明明身在罪惡昭彰的肖申克監獄,卻仿佛在公園中閑庭信步,安迪的存在就是對體制化的一種抗爭。

有些鳥兒天生就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毛太過鮮明,歌聲太甜美,也太狂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們走,否則你哪天打開籠子喂他們時,它們也會想辦法揚長而去。

安迪就是這樣的鳥兒,身在監獄,也不忘自由。

05

觀影過程中,我無數次感慨知識的重要性。

安迪簡直是一個天之驕子,不僅是知識淵博的大銀行家,精通各類財務知識,更是一個了解各種地質知識的業余愛好者,前者幫助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它變態囚犯的騷擾,后者促成了他逃獄的成功,完成自我的救贖。

知識究竟有多重要,影片中安迪以親身經歷證實了它的重要性。

他對瑞德講述幫助典獄長山姆·諾頓洗錢的經歷,并在最后關頭換走賬本,挪走諾頓的錢,借以完成自己前往墨西哥濱海的夢想。

看到最后,我才深切地體會到安迪是多么的老謀深算,他的棋盤早已在故事開始就已布下,只待棋子一一就位。

不敢想象,如果沒有這場生命的意外,安迪會取得如何的成就,但也不得不承認,正是這場意外,磨煉了他的心智。

影片快結束的時候,安迪身穿白襯衣,開著跑車奔向夢想的未來,他的面容一掃監獄里的沉悶,滿是笑容,若非之前的觀影經歷,又有誰能猜得到他之前所經歷的重重苦難,身上所背負放不能訴說的一切。

苦難中開出了花,往往最美。所謂救贖,如是也。

愿你我,即使身有枷鎖,也不要忘記對夢想的追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