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是一個不怎么愛運動的宅男。前幾年工作之余喜歡跑跑步、打打球,偶爾也去爬爬山,腿受傷后我基本宅在家里,出差也很少出酒店。但是我知道,運動確實是很重要的。所以,我逼著自己有空就去游游泳或到公園走走路,但真是堅持不下來。于是我就拉了三五好友一起去。但還是堅持不下來。很痛苦,這可怎么辦呢?還好,我有研究商業的老師,他告訴我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商業邏輯,可以用商業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 ? 商業的武器庫一打開,里面琳瑯滿目。用什么兵器呢?沉沒成本、損失規避、適應性偏見、激勵相容,挑出這4件兵器,我倒是想設計了一只“對賭基金”。
? ? ? 我的設想是和曹九高六幾個朋友約定好,每人先交1000元錢,放入一個獎金池。然后大家每天都去游泳,只要去了,就可以從“對賭基金”里領取100元的“簽到獎金”。這個規則很簡單。理論上,只要每個人堅持每次去,10次之后,大家都會把自己的錢拿回來。但是呢,如果有一次,只要有一個人沒去,一直去的人,超過10次之后,就可以拿別人的錢了。
“對賭基金”的四個兵器:
? ? ? 第一,它用了“沉沒成本”。當我們每人掏出1000元錢后,我們都付出了一筆沉沒成本。如果不去,你會想“錢都給了,不去就等于浪費了啊”。這就給每次“去和不去”的決策,造成了正向的激勵。
? ? ? 第二,它用了“損失規避”。如果我們有個土豪朋友說,都別掏了,我出所有的錢,你們來了就有獎金。這有用嗎?這個的激勵作用一定不如自己掏了錢,再拿回去來得大。因為損失100元的心疼,大于得到100元的快樂。
? ? ? 第三,它用了“適應性偏見”。還記得我們說過持續的滿足來自于“對比幸福感”嗎?什么,你總是缺席,到現在還沒有拿回自己的錢?我每次都來,現在都開始拿你們的錢了。哈哈哈。這種幸福感的激勵,會在損失回收后,持續激勵運動激情。
? ? ? 第四,它用了“激勵相容”。如果把金錢的激勵當作私利,把身體的健康當成是公利的話。這套激勵制度,個人越想賺錢,身體就會越好。對利益的追求,和對身體的健康,完全激勵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