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君有個朋友,是一家省級銀行的副總,年薪百十萬,只有一個獨生女兒。身高1米71,長相端正,屬于那種乖乖女型的孩子,名牌大學研究生畢業后,也在這家銀行的一個分理部上班。
按理說,這樣的家庭在鄭州應該算是“人上人”了吧。
可這一家子總是樂不起來。
原因就是姑娘今年已經32了,還沒談過對象。
每次說起這事,我這朋友就是唉聲嘆氣,頗有點48元買進中石油砸手里的感覺。
但凡朋友聚會,他見面就是逢人請托,請幫忙在各自單位找找還有沒有單身的男孩。
一笑君自然也不例外,可惜的是我手里也是捏了好幾個單身女孩,一個單身男孩也找不到。
中間有一次吃飯,這位朋友還把他女兒帶過來讓我們看了看,的確很優秀,從言談舉止來看,也沒什么大毛病,這么好的條件,這么多人介紹,怎么就找不著合適的對象呢?
后來,我就問這個女孩的擇偶條件是什么?
女孩倒挺大方,一口氣就說出來六個,看來是經常說,早就背熟了。
一笑君簡單總結了一下,女孩集中表達的是“五不一好”:身高不能比自己矮,年齡不能比自己小,學歷不能比自己低,工資不能比自己少,籍貫不能是外地,一見鐘情才最好!
我一聽,就知道了這孩子單身至今的原因。
這看似簡單的六個條件,對一個32歲的女孩其實很難。
首先就是年齡。除了特別困難地區的困難戶,有幾個男孩三十多了還不娶媳婦?更奇葩的是,我之前聽說有人給她介紹對象,按照她的要求找了個快四十的男生,結果女孩一句話就把媒人氣了個半死:“快四十了還沒結婚,是不是有什么毛???”。年齡小的你不能接受姐弟戀,年齡大的你懷疑人家有毛病,你說怎么辦?
第二是家庭背景。僅就這個女孩本人條件和家庭實力來講,能夠超越他們家的已經少之又少,能夠超越他們家又是單身的更加微乎其微。本身,就女孩的父親來說,倒不是很看重男生的家庭和個人收入,男方沒房子咱們家不有的是嗎?但女孩不同意,說起來她的理由也不能說不充分,良好的家庭背景是男生素質的保障,高額的收入是男生能力的體現,也蠻有道理的,你還能說什么?
第三是一見鐘情。這大概是越缺什么越想什么吧。良好的家庭環境,在培養這個女孩良好個人素質的同時,也培養了這個女孩的“天真”,其對愛情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美好的“童話幻想”之中。據我這位朋友講,有一次人家給他女兒介紹了個對象,談了一個多月,本來談的還挺好的,男孩也非常優秀,眼見要成的關鍵時期,“猴急”的男生沒忍住要拉女孩的手,女孩一躲,這位以為是“欲迎還拒”,一使強,結果女孩當場發飆,原來你是這樣的男人!
談一個月戀愛就拉手,那結了婚豈不是要上床?!
你這個淫棍!色狼!
果斷分手。
一笑君真的替這個男孩默哀。
這還不是故事的高潮。此后,我聽說女孩父親的一個朋友給女孩介紹了個優質的“二婚頭”,一個離婚帶著孩子的城中村“拆二代”,有車有房有票子,長相身高也都過得去。
誰知媒人還沒剛一張嘴,女孩就瞬間臉色煞白,然后雷霆爆發般嚎啕大哭起來。
自視為鮑魚般珍品佳肴的姑娘,怎能忍受把自己等同于土雞般的暴發戶?
于是,可憐的媒人只能是落荒而逃。
于是,此后再給女孩介紹對象,又多了一個“不”,不能是二婚。
有時候,一笑君就想,其實人的一生就是這樣奇妙,你很難在對的年紀遇見對的人,一見鐘情而能廝守終生更多時候只有電影電視的橋段中才有。
大多時候,對的年紀沒有遇到對的人,遇見對的人又錯過了最好的季節。
其實,留給我們的選擇并不多。
要么你就一直等,要么你就找一個湊合著。
而,大多數人,就這么湊合著湊合著過完了一生。
很多時候,時間不僅帶走了我們的青春容顏,也帶走了那份尋找真愛的心情。
年齡越大,越難真愛。
一笑君曾聽一位單身大半輩子的老大姐講,其實,年青時候對愛是渴望,可慢慢的就淡了,覺得可有可無,再往后,就有些恐懼,覺得處理各種因愛產生的關系好麻煩。
單著單著,就獨了!
單是狀態,獨是心態。
其實,一笑君覺得,選擇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是個人的權力,但選擇和他人共度一生,就必須了解市場交易的基本規則。
不進行等價交換的時候,鮑魚就是鮑魚,即使是過期的鮑魚還是鮑魚,沒有任何人會說過期的鮑魚不是鮑魚。
但要放到婚姻的天平上進行交換,也許過期的鮑魚能換只土雞就燒高香了,就像開了十幾年的奔馳也就換個新捷達吧。
這就是生活,很殘酷,給我們的時間和機會就那么幾次,一不留神,錯過了,就再也不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