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熱點從來不是我的專長,當帝都的小伙伴把最近被瘋轉的一篇“假裝生活”的文章發給我的時候,我笑了。
又是一個紙上談兵,然后把前人吐槽匯總,激發大眾同理心和所謂痛點的狗血毒雞湯。
我也哭了,哭自己似乎喪失了為曾經是2000萬人中的一份子的朋友們搖旗吶喊,助威的資格。
已經離開了將近一個月,似乎還有種感覺,我只不過是回來出趟差,或許沒多久,我就又能回帝都了,又能吃上大美嬌還有臭美茹的飯菜,一起周末踏青,平時斗斗嘴,各自為生活奔忙,想盡辦法去賺錢什么的……
最重要的,大概是那份純粹。純粹的夢想很可怕,純粹的堅持很可怕,純粹的人很可怕,可是,在北京,你遇到的偏偏就是這樣一群純粹的人,和純粹的夢想。
夢想很簡單,就是一個字——錢,怎樣才能讓自己賺更多的錢
北京,絕對不是一個恥于談錢的城市。
相反,無論是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還是學校邊上起早貪黑賣煎餅果子的熱心大叔,還是整天奔波在往返于寫字樓和城鄉結合部的小白領,亦或是在創業咖啡廳或者孵化器談合作拉投資的創業人……都在為了賺更多的錢。
為了自己各自的夢想,為了讓自己和家人更好地生活,為了證明自己,為了…錢,在他們眼里,從來都不是一個難以啟齒的東西,反而是我們一直的純粹的追求。
曾經和朋友找中介租房子,在人家試圖聊天來拉近距離的時候,我也會仔細聽他們的經歷,有的曾經在老家當幼師,放棄家里的工作,跟著老公上北京來打拼,也問她幼師那么舒服的工作,為什么要放棄,來北京風吹日曬?她靦腆地笑笑,說想多賣幾套房子,掙點錢,回家開一個幼兒園,當過幼師,有經驗也知道怎么運營,為那個夢想堅持至今。
更別說曾經校門口的傳奇人物了,從入學開始,就流傳著,門口賣煎餅果子的大叔在北京有了幾套房,每年寒暑假還會帶家人去海南旅游…
再就是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她除了單位的項目,也會努力的去嗅到各種機會,好好地維護各種人際關系,每當遇到一個我覺得天大的難題,在她面前總能輕易化解,她能找到問題的關鍵,也能吃苦,常常手里同時處理多個事情,一絲不茍,晚睡對她來說似乎是常事。需要把自己接的case完成,按計劃完成一起創業的小團隊里的分工,還有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都能料理清楚。搬家買家具花了一大筆,得想著多接幾個活兒補貼生活費,需要出門旅游也會規劃一番,要攢多少錢才不會讓自己回來之后生活拮據……
我曾經覺得隨遇而安就好,沒必要考慮錢多錢少,但是在北京,你不僅僅改變了對錢的觀念,開始坦然,更多的是對自己的鞭策,有沒有可能賺的更多一點?
錢,就是一個很純粹的東西,賺錢,也只是一個很純粹的夢想和追求。
在帝都的2000萬人至少知道自己要什么,比你在一個連自己都不知道喜歡什么,自己都不知道是否要繼續帶下去的只有人情世故和閑言碎語的地方,純粹的人追求純粹的夢想,這么真實赤裸裸,有什么好假裝?
難道是因為你面對純粹,害怕了嗎?
不是滴水藏海,而是海里每一滴水都一個樣。北京這個殘酷的生存訓練營,跟你是誰無關,跟你是否活下來,有關。
北京真的不是圍城,進去的人想出來,出來的人想進去。
更多的像一座沒有標明歸屬權的藏寶地,想來的,走過來,坐著大巴過來,坐著綠皮車過來,坐著高鐵過來,打著飛的過來,隨你。我管不著!但是,進來了之后,你除了找寶藏的同時,也請記得活下去。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念書在北京,大概都不一定比工作在北京留下的記憶和念想多。在學校念書的時候,我似乎就浪費了大好時光和資源,住著一年不到一千的宿舍,吃著便宜的食堂,好像占了北京多大便宜似的,卻不曾想,有一天你會留不下來,會離開,而那個時候,親愛的學校,宿舍還有食堂早就不記得有你這樣一個人,會在規定時間里,讓你體面或者不體面地離開。
念書的時候,沒有什么好擔心發愁的,不會擔心活著這件事,或許有的上進的同學會早早實習,探探將來的路,也會有跟我一樣渾渾噩噩的不知道何去何從的人;而工作后,卻是慘淡的現實。今天晚上睡在哪里?明天有工作嗎?吃什么能便宜點呢?怎么通勤能省點錢?
解決了衣食住行,又會擔心工作,賺錢。公司會不會裁人啊?我在這里有沒有競爭力?是不是隨便來個新人就能代替我?如果跳槽或者辭職,還會有公司要我么?
……
這份不安,卻全然催促著我們學習。
我陰差陽錯進入一個完全不了解的行業,開始學習最基本的,慢慢上手后,老板的各種想法都希望得到嘗試,想做特刊,于是學著編輯排版還有ps,想錄制熱點評論直播,學著各種視頻剪輯,字幕,后期……被外派,組織國際千人規模大會,了解組織流程協調,被安排招商引資,要學習會議的亮點和權益點,跟客戶演講談判。
跳槽進入互聯網,又是從零開始,重新撿起寫作,策劃,私下里上各種互聯網運營課程,買書,請教……
這種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生存而不停地學習,為了幸存而不敢停止學習的過程,你肯定不知道,感覺有多好。
皆為利來,皆為利往,卻偏偏在這里,你能交到你從未想過,見過的不為名利的朋友
曾經不是有很多類似預言的文章,還有斷言說一生的好朋友大都在高中,大學…很少說在工作后會遇到,工作后都重利益得失,哪里還有那么純粹的關系!
可是不知道我是走了什么狗屎運,能遇到他們。后來想想,關鍵的一點,應該是在北京。因為這里,什么都有可能發生。
剛畢業的一群人,很機緣巧合地做著一份兼職,不斷地熟悉,周末聚在一起頭腦風暴,臭美茹的自來熟和熱心腸,還有我不得不說的那破冰三十六問不過腦子的回答(Q:如果讓你能看到未來,你會想看什么?A:我到底跟誰結了婚!諸如此類),沒想到讓我們臭味相投地熟悉起來。
后來一起合租,又認識了大美嬌,她們各有特點,但三個人卻莫名其妙地相處異常融洽(可回顧《我們仨》),大美嬌負責養活我們,做美食,而且特別貼心每次在我加班后都會給我留飯菜。臭美茹是點子王和八卦王,八出我們之間從來不曾為外人道的青澀感情,也會在我們遇到難題和不公平的時候出主意,抱不平。我估計就是個被照顧的小白,做飯沒有她們好吃,就會主動去廚房刷碗;腦筋也不聰明,但是會把自己可以貢獻的東西全力以赴,在他們需要我的時候盡我的力量,全力以赴,最后大概最值得稱道的,就是長情。
只要認定了她們是我想要全心全意對她們好的人,就不會改變。
當然啦,還認識很多不計較名利的朋友,離開之前,上面倆貨大搬家,從相對不繁華的地方搬到村里,幾個關系好的朋友大熱天過來幫忙搬家,大到洗衣機,小到鍋碗瓢盆,一樣樣從沒有電梯的老樓里搬上搬下。
完事兒后,感嘆一句,有朋友,真好!一個小伙伴感嘆,那可不,來北京的好多小伙伴,都是天南海北,大家很多都是一個人,朋友之間相互能夠幫襯下,也不會那么顯得孤立無援。
至少,還是有那么一些人,在努力的不辭辛勞地陪著你們走一程。
不好的,我們吐吐槽,卻絕不會讓外人置喙;好的,我們不說,因為我們都知曉。
什么時候開始,我們會這樣口是心非?
是父母當著別人面會說我們不好,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但是聽到真正從外人口中的惡意中傷或者批評也會力爭到底;
還是說當我們進了大學后,跟朋友吐槽學校真破,食堂真難吃,周圍真荒涼,宿舍也是真簡陋的時候,并沒有太多情緒起伏,可當有別人給我們的母校,我們聽了也會反擊爭辯兩句;
好像當我們在心里默默認可了它,似乎就默認了,只有我們可以吐槽他,但是你一個外人要是說他一句不好,我們可以立馬群起而攻之,讓你跪下叫爸爸!
北京,對我們來說,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存在。
你說它擁擠,你說它冷漠,你說它太貴,我們高攀不起,你說它太污染,估計會短命……
這就好像你看到了我們懷中抱著的剛從泥地里淘到的珍珠,你以為我們抱著的是坨翔,卻不知道泥土之下,是我們小心翼翼守護的夢想,是我們純粹的渴望賺錢的純粹心情,是我們患難與共時相互幫襯不求回報的朋友之誼,是我們放不下,離不開,扔不掉,舍不了的羈絆。
這份羈絆,你看似糟糕,我卻甘之如飴,割舍不掉。
我不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假裝生活”的爆款文,但我想這個作者,是一個真正的外人吧?
沒有在北京生活,沒有在北京工作,看到的只是看似麻木的奔忙,卻根本不了解奔忙背后的彼岸。
沒關系,北京歡迎你。
去北京工作一下,擠擠地鐵,溜溜彎兒,跟賣煎餅果子的大叔嘮一嘮,跟山南海北的外賣小哥搭個茬,跟中介的大姐大叔們聊一聊,冬天吸吸霾,春天吹吹沙塵暴和楊絮…
一切你都會知道!
一切也沒什么大不了。
(作者:星雨小妖童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