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苦難,自認為人生至此尚屬無憂無慮的我有兩個片段一直記著。
一個是周國平的《困難的王子》,原文如下。
有一個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聽不得悲慘的故事。每當左右向他稟告天災人禍的消息,他就流著淚嘆息到:“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運終于落到了他的頭上,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中他的父王被殺,母后受辱自盡,他自己也被敵人擄去當了奴隸,受盡非人的折磨。當他終于逃出虎口時他已經成了殘廢,從此流落異國他鄉,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時遇到他的,見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聽身世。聽他說罷,我早已淚流滿面,發出了他曾經有過的同樣的嘆息:
“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
誰知他正色道——
“先生,請別說這話。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難的王子撐著拐杖遠去了。有一天,厄運也落到了我的頭上,而我的耳邊也響起了那熟悉的嘆息:
“天哪,太可怕了……”
故事我只記得梗概了,但王子的那一句“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卻一直記著。想來是年少的我為自己準備的一份干糧吧。
還有一個片段,是木心的《童年隨之而去》。
”有人會撈得的,就是沉了,將來有人會撈起來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進艙來喝熱茶……這種事以后多著呢。”
最后一句很輕很輕,什么意思?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一生中,確實多的是這種事,比越窯的夗,珍貴百倍千倍萬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脫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時,那浮氽的夗,隨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木心先生丟失的是童年,那,那我會丟失些什么?
當時去烏鎮,原是準備去看木心紀念館的,但我弄丟了門票,沒見到就更想見。也可以說是有緣了。
寫不下去了,原因卻令人欣喜,奶奶度過危險期了。真誠地希望,好人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