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辦公空間自2015進入中國,在過去的一年多內發展迅猛,成為爭相議論的熱點。不過對于聯合辦公空間這個概念,大家還是有一些常見的誤區,比如聯合辦公、孵化器、眾創空間就常常被混為一談。那么它們之間到底有何淵源,又有何區別呢?
聯合辦公 ≠ 孵化器 ≠ 眾創空間
聯合辦公
聯合辦公(co-working):是自由職業者或為不同雇主工作的人員,為了共享辦公設施、觀點和知識,而使用辦公室或其他類型的辦公空間。
從第一家聯合辦公空間的誕生到現在僅10年的時間,卻發展極快,據數據現實,預計2020年,全球聯合辦公空間將達到380萬。
目前知名的聯合辦公空間有美國的WeWork,中國的優客工場、無界空間等。
孵化器
企業孵化器(Business incubators)是一種為初創型小企業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和一系列支持性綜合服務,使其成長為成熟企業的一種新型經濟組織。孵化器以協助企業成長,降低創業企業的風險和成本,將創造出成功的企業,實現財務資助和獨立經營為最主要的目的。
世界上第一家孵化器于1959年誕生于美國,國內第一家孵化器于1987年在武漢成立。
目前知名的孵化器有:YC、創新工場、3W咖啡。
眾創空間
眾創空間是順應網絡時代創新創業特點和需求,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的統稱。
眾創空間作為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的統稱,其宗旨即是為創業者提供幫助和服務。幫助和服務的話自然離不開培訓??v觀市場,許多的眾創空間都是由訓練營演變而來的,或者本身這個服務平臺即帶有訓練提升性質。
眾創空間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孵化器的衍生,國內最早啟動于2006年,并在2016年入選入選十大新詞。
三者的區別
客戶群不同。
聯合辦公空間:適用于自由職業者或小型工作室。
孵化器:適用于資金、經驗缺乏的創業團隊(門檻較高)。
眾創空間:適用于創客,即具有創新意識和新點子的個人或團隊。
服務內容不同。
聯合辦公空間:辦公以及配套服務。如工商服務、產品服務等。
孵化器:孵化服務。如企業對接、投資引入等。
眾創空間:創業服務。如培訓指導等。
盈利模式不同。
聯合辦公空間:租金 + 增值業務。
孵化器:租金 + 投資回報
眾創空間:租金 + 投資收益
空間特點不同。
聯合辦公空間:共享工位,空間功能多元。
孵化器:傳統辦公空間,配套完善。
眾創空間:虛擬化和共享式的環境。
運營核心不同。
聯合辦公空間:服務
孵化器:孵化
眾創空間:導師
對于辦公空間的運營方而言,不同的空間自然有不同的發展方向,揚長弊短的前提自然是分清楚其中差異。
現在這些聯合辦公、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區別,你分清楚了嗎?
目前一款名為云孵平臺的服務平臺錄入了大量各種孵化器、眾創空間的信息,僅上海就一千多家。對于創業者而言,可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址,更好的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