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永澄老師分享檢視閱讀前,已大致把書看了一遍,用了錯誤的方法,劃了很多重點。再來用檢視閱讀看該書時,注意力不知不覺就又會到劃的重點,所以檢視的效果不怎么好。
一、看包裝
1.看書名,主標題和副標題
主標題:好好學習
副標題: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所以這是一本關于如何學習的指南,實操手冊。
2.上架類別
無。
3.作者
成甲,得到APP里面《成甲說書》的作者,購買過相關課程,感覺還不錯。
4.看腰封
推薦的人都是學習能力非常強的人。
5.策劃機構/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目前對各出版社不是很了解。
6.版次和印刷次數
新書。第一次出版印刷
二、看整體
1.看目錄
目錄可以看出,邏輯結構遞進。脈絡很清楚,每個小章節也點明了具體內容,很容易就能找到感興趣的部分。書中的關鍵詞“臨界知識”在目錄中也很容易被找到。
2.看序言
預熱“臨界知識”,對于理解“臨界知識”有一定幫助。
三、看細節
1.看索引、翻中間章節找關鍵詞
書后面有引用相關書籍的附錄,如果看過《窮查理寶典》《學習之道》《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等關鍵書籍,會比較能容易理解書中的內容。不過好像沒看到《刻意練習》這本書,比較奇怪。沒有索引,所以翻后面比較難找到關鍵詞。
四、下判斷
整書的內容對于學習解釋的比較清楚,觀點比較集中,分析、運用、案例較多,目錄結構清晰。前后邏輯遞進,但也不是很緊密。大致了解書中內容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翻看相關章節。越早看越好。
五、粗閱讀
由于之前已經劃了很多重點,粗閱讀老是跟著重點走,看似好像都明白了,也沒有那種很多疑問的感覺。好像書中說的都很清楚,剩下的就是實踐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