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過兩篇文章,寫的都是關于微信朋友圈的事。文章內容整體都是反映現在看大家發的朋友圈已經沒有太多實質性內容了,要么曬娃,要么微商,要么去星巴克喝杯咖啡也要定個位,各種角度的自拍占據了00后的日常,日常不順心血來潮想證明自己在朋友圈還有自己的傳說的發一句不明所以的話,然后下面一堆評論“寶貝,怎么了”等等。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朋友圈的出現本質上提供了朋友之間互相了解近況的一種途徑。但不知什么時候開始慢慢演變到現在的越來越油膩。正在老去的一代90后,都甚少在朋友圈找到蹤跡了。是我們越來越成熟,還是我們越長大越怕打擾到別人。我自己有時憋一條狀態想半天,寫了刪,刪了寫,最后直接退出,撂下一句:不發了!也許真的怕別人說,你怎么這么多事啊~
所以,慢慢的,我喜歡另一種方法——本子上的朋友圈。
我自己平時喜歡摘抄一些語句,古詩詞,或者寫幾句近期的想法??墒前l現一頁紙上光寫一兩句話有點浪費,尋思著加點什么。想來想去,就隨手畫點。比如這樣:
哈哈,看著我自己都想笑~垮掉
因為小時候學過一點畫畫,但后來沒有繼續堅持下去,以至于很多年后再撿起畫筆的我,難免有點粗糙,大家給點耐心,再往下看看吧~
從朋友的微信頭像那里保存下來的
看完大冰的新書《我不》
還是這種簡單的好畫~~
最滿意的事帽子的logo,自己原創
水杯上的兩小只
不太滿意
其實,沒有專業的聯系,最難畫的是人,很難畫好,尤其是眼睛,也是最怕畫的。這讓我想起上學時候老師說過的最難寫的是“人”,一撇一捺,誰都會,寫好看太難,就是說會做人難。我覺得畫畫也是一樣道理。
狼人殺
網易云音樂上《Whiskey and Morphine》封面
喜劇之王
這首歌很喜歡~
我不會告訴你,很久沒跳舞了~
我以前以為馮唐是古詩人,沒想到是個現代人,囧
重溫了一遍文藝片,然后畫的自己,看不下去了
相信每座城市都有一條屬于自己的老街
相對于人,還是花草更容易下手
怎么樣?看完這些是不是覺得換個方式,我們一樣可以找到暫時安放自己情緒的地方。我們發朋友圈,其實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開心就好。既然不在乎,那么這樣也許會更合適,不妨試試。
我是南宮元暉,一個迷失在塵世中的無為青年。久違了簡書,我會加油的!謝謝看到這里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