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散文游記·連載
三、北京!北京!(2)之天安門·故宮
翌日,一覺醒來,已過八點。撩開窗簾,但見碧空如洗,陽光滿地,白楊顫動,涼風習習。這時候,我們才真正的感到,北方的秋天是那樣迷人,那樣爽快,那樣令人愜意和舒暢。
王喬陪我們乘車來到天安門,我們的心情雖不說像當年的紅 衛 兵一樣激動,但也確實感覺到有些異樣,我們畢竟來到了祖國的首都,象征著各族人民心臟的天安門廣場啊。我們仨昂首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下,為所有把熱血灑在新中國解放事業中的英雄們而自豪。
走在東長安街上,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城市中視野的從未有過的開闊。長安大街如此寬大,又如此修長,放眼望去,東西長安街上,車來人往。
天安門正中,懸掛著毛主席的巨幅畫像,左右兩側是高大的白玉華表,華表前是精雕細琢的金水橋,金水河的碧波中游蕩的綠眼睛的小條形魚兒,兩個巨大的石獅,威風凜凜的守衛著這一切。
我們驕傲的站在金水橋上,讓風吹拂著頭發和衣裳,盡情的眺往天安門廣場。寬闊的廣場中央,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它的左邊是威武的軍事博物館,右邊是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后面是肅穆的毛主席紀念堂,廣場的兩邊松柏長青,奪目增輝。
這就是偉大祖國的心臟啊!
【相關鏈接】
2005年出差到北京,選擇住在天安門一側的旅館,因為要看升國旗儀式。早起,一會兒就走到升旗處,趕上觀看升旗儀式。
2009年再次前往北京。
瞻仰了毛主席遺容。
欣賞了陽光草坪前門樓子。
有老北京民謠:“前門樓子九丈九,四門三橋五牌樓”;“前門樓子九丈九,九個胡同九棵柳”;“前門樓子九丈九,王口花炮響上頭”,這一是象征正陽門之高,二是昭示正陽門之大,三是體現了正陽門深厚的文化內涵。
“前門樓子九丈九”道出了大前門的無比高大。“九”在中國是個崇高的吉祥數,“九”無窮,象征著至尊至大。但是,關于正陽門城樓具體高度,過去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提法:有的說41米高,也有說42米高,還有說40.36米……在對正陽門進行修繕前夕,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對其進行實際測量得出最精確數據:正陽門城樓通高(從室外地平線到門樓正脊上皮)是43.65米!正陽門箭樓通高35.37米!正陽門是最為高大雄偉的城門建筑。
正陽門,俗稱前門、前門樓子、大前門,??原名麗正門,是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廣場最南端,毛主席紀念堂南邊。始建于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師九門”之一。它集正陽門城樓、箭樓與甕城為一體,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體系。 據地方志上記載:當時的城樓、箭樓規模宏麗,形制高大;甕城氣勢雄渾,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現僅存城樓和箭樓,是北京城內唯一保存較完整的城門。
中午,王喬請我們到前門外的北京烤鴨店去吃北京烤鴨。烤鴨店里的顧客,大多是慕名而來,高朋滿座,需要等在別人就餐桌的一旁候座位。我們足足等了半個小時,不過真的很值。第一次吃到正宗的北京烤鴨,焦皮酥脆,滿口盈香,最喜的是看著肥卻不膩。
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于中國南北朝時期,《食珍錄》中已記有炙鴨,在當時是宮廷食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里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艷,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來自百度百科)
下午,去了故宮。那個龐大,那個輝煌,那個奢侈,那個藝術……讓人目瞪口呆、目不暇接、目不轉睛、目眩神迷也。這個明清皇家宮殿——紫禁城,竟然大到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她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為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
【相關鏈接】
2005年、2009年又去了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內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其后為御花園。
參觀了恭王府。
恭王府位于西城區柳蔭街,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筑群,曾先后作為清乾隆時期權臣和珅、清嘉慶時期慶僖親王永璘的宅邸,(1851年)清廷賜封此宅邸于恭親王奕訢,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2008年全面完成修繕對公眾開放。
還兩次坐上三輪車,去逛了天安門周邊的老北京胡同,感受了一下老胡同情懷。
此時黨的十二大正在召開,我們在人民大會堂外止步,不能過去參觀。
【相關鏈接】
這一天我們還留戀于勞動人民文化宮的奇異的松柏間,堂皇的宮殿外。我們還漫步在熱鬧的王府井琳瑯滿目的商業區,走累了便像別的外地人一樣,就坐在王府井百貨商場門前石梯上休息,覺得很自然;進商場沒買別樣,狠狠心,買了一只七元錢的金毛獅子狗(后來它在我們家待了許多年)。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