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散文游記·連載
二、馳騁在中原大地(1)之吳忠青銅峽黃河古渡、山西吉縣壺口瀑布
19點過三門峽。在一片暮色蒼茫中,遠處臥龍山下的黃河,呈現出一條細細的白帶子,是那樣神秘莫測,令人心馳神往。
夜里0點左右,列車到達鄭州,再調頭向前行駛,改東行為一路北上。不久,列車爬上黃河大橋,盡管睡意朦朧,我還是把臉緊貼在車窗上,費力地向外張望。曾經,1977年,我剛參加工作,躊躇滿志的走在蘭州黃河大橋上,尋找“逝者如斯”的感覺……在鄭州的黃河大橋上,黑暗中的黃河一望無邊,開闊的就像大海,只可惜我無法辨認清晰它那真實的面容,也聽不清滔滔的水聲事。
【相關鏈接】
從蘭州黃河到鄭州黃河,其間我又于2006年橫渡過寧夏吳中黃河,2016年親臨過山西吉縣黃河壺口瀑布,可謂從西向東,感受過“黃河魂”的強烈震憾,于此生不枉過之行履,可見一斑。
青銅峽黃河古渡
以下是2006年8月游覽寧吳忠黃河古渡游記轉帖——
青銅峽水庫位于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建于黃河上游的最后一道峽谷青銅峽上,是一座以灌溉、發電為主,兼顧防洪、防凌等多種效益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
乘汽艇橫渡黃河,那個興奮勁真是無以言表,但我旁邊的導游卻已見慣不驚:
? ? ?汽艇尾部翻滾起浪濤,真沒想到黃河是這樣名符其實的“黃”:
? ? ? ? 跨上黃河另一岸的古渡口,看見涼曬在草蓬下的“渡船”——這就是先民發明并流傳至今的“皮筏子”,它是用一只只豬皮吹脹后捆扎在竹筏下制作而成,據說坐在上面穩穩地,但比乘坐汽艇更能體會原始的味道:
山西壺口瀑布
以下是2016年8月游覽山西吉縣壺口瀑布游記轉帖——
? ? ? ? 入夜,兩輛獅跑沖進一場暴雨之中,前大燈刺穿如柱急雨——這正是我們的期待,明日壺口瀑布將更加兇涌激蕩!
? ? ? ?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為兩省共有旅游景區。我們來到的是吉縣壺口景區。
? ? ? ? 翌日,晴好天氣如約而至。黃河,敞開廣闊的胸懷接納赤子之心。一片巖石厚重的開闊河床上,河水似急又緩,這是黃河母親要撫慰我們急切的心情嗎?
? ? ? ? 短暫的“失望”之后,如雄獅般的吼聲從壺口瀑布傳來……宜川民諺道:“一里壺口十里雷”,滔天洪水傾注一壺,萬鈞之力激起撼天驚雷,數里之外即可聽到隆隆吼聲(壺口十大景觀之一:黃河驚雷)。
? ? ? ?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
? ? ? ? 矗立黃河邊,不禁讓人誦頌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名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如挾天風海雨撲面而來。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一來一往,舒卷往復,如詠嘆調般壯麗無比。
? ? ? ? 抗日戰爭時期,革命詩人光未然、音樂家冼星海,就是在這黃河壯麗情景的激勵下,譜寫出鼓舞人民斗志的《黃河大合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自強不息、昂揚奮發的精神象征,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 ? ? ? “民族魂”在這位歌唱舞者身上,表現得令人深深感動:
? ? ? ? 黃河水在壺口跌宕而下,落差達40米,形成橫崖千尺、懸水奔流、山飛海立、風雨迷離、驚天動地的河瀑奇觀。(壺口十大景觀之一:天河懸流)
? ? ? ? 飛瀑直下,激起團團水霧,如同壺底生出的黃色煙霧。古詩云:“收來一壺水,放出半天云。”(壺口十大景觀之一:壺底生煙)
? ? ? ? 在壺口兩邊石岸上,分布無數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窩。石窩是由河水長期沖擊石岸,盤旋琢磨河床凹處而成,所以多呈圓形,由此可見自然的造化之力。民間相傳,這些石窩乃當年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馬蹄蹤,故又稱“石臼仙蹤”。其實這些石窩水洼并非人工所鑿,而是經洪水激流數千年來沖擊石塊盤旋磨蝕而成,因此,每個坑從坑沿到壁都光滑無比,而且每個石窩里都有一個圓形石頭。明代有人做詩贊曰:“河底有天涵兔影,山間無物掩蟾光。因其孟門開寶鏡,嫣娥向晚理殘妝。” (壺口十大景觀之一:石窩寶鏡)
? ? ? ? 波濤兇涌的黃河邊,還有一些陜北、晉西北和太行呂梁山區獨有的元素:滿是皺紋的歲月風霜雕刻的臉、有著陽剛英武之氣的白羊肚手巾、憨態可掬的毛驢……以及那鮮活地、充滿生命力的色彩。
(部分圖釋來自百度)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