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是2016年10月11日,也是我的外公去世30年的忌日。外公去世的時候,我還不滿10歲,可是在外公去世30年后的今天,我快40歲了。30年的光景,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可外公的音容笑貌正像他的名諱那樣栩栩如生,不曾走遠。
? ? ? ?小孩子在小的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外公外婆家,因為有好東西吃,特別是在那個物質特別匱乏的年代。而我更是比較幸運的,因為爸爸媽媽要謀生計,常年在外搞運輸,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便寄放在外公家讀書了。
? ? ? 外公在世的時候,家里中堂總掛著一幅對聯,由于時間太長了,我只記得上聯:福如東海水長流。后來才慢慢懂得,外公姓周,周是大姓,按族譜的規矩起名,外公是如字輩,所以家里起名叫周如生。我媽和我的姨媽們便是東字輩。外公是個老革命老黨員,記得鄰居們都喊他老隊長,現在想想,應該是那時候村里面生產隊的隊長,因為他公道正派,做事嚴謹,所以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
? ? ? ?外公一生最大的遺憾和最大的幸福,應該就是生了八個女兒。說是遺憾,想必外公那時候是想生一個兒子的,可那個年代醫學不發達,現在看來非常簡單的事情,在那個年代只能用迷信來解釋。說是幸福,在外公生前和外公走后,一大家子還能夠和睦相處,特別是給外婆養老送終,這都跟姊妹八個的團結孝順密切相關。
? ? ? ?在外公身邊長大,我的成長和性格與外公的培養教育是分不開的。外公要求很嚴,從小我就記得他教育我“吃要有吃相,坐要有坐相,走要有坐相”,并非常關心我的學習。外公也很寬容,我經常偷偷把家里僅有的麥乳精泡來喂狗,他知道了也不責備我。外公真心疼我,我記得為了給我買一雙靴子,他步行到富東去買。我小時候有一到冷天就喘不上氣的毛病,外公到處求醫,最后用秘方治愈,才沒有留下后遺癥。每每想到這些,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童年是非常幸福的。
? ? ? ?得知外公患病的消息,我還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癌癥是什么東西,但從媽媽和姨媽經常流淚嘆息,我隱約知道外公得的一定是什么不好的病,直到后來我跟去了一趟平潮醫院,隱隱約約聽著醫生的介紹,我才慢慢弄明白,外公得的噴門癌,這種病發作起來非常疼痛難忍,但外公非常堅強,我爸擔心老人家忍不住,托人搞了幾支專門止疼的杜冷丁,但外公直到去世也沒有用。
? ? ? ?得知外公病重噩耗的時候,我正陪爸爸在東臺接受航船培訓,那時候窮,沒有汽車,也沒有摩托車,我們擠公交車一路緊趕慢趕,趕到的時候,外公已經穿好了壽衣,躺在地鋪上,還剩最后一口氣。
? ? ? ?外公去世了,大家心里都很悲痛。我也是,但我一點也害怕,因為他是我最親近的人,接下來的日子,我堅持給外公供飯,就是每天每頓鍋里的第一口熱飯,要先盛起來供給外公吃,這也是寄托哀思的一種形式吧,那時候經常停電,從廚房到堂屋還有一段路要走,我經常摸著黑去給外公供飯。再慢慢的,我長大了,讀了初中,特別是在東中上學的時候,有一次,我在宿舍二樓上看到一位老人家騎著自行車來到學校給他的孫子送飯菜的時候,那一刻,我又想起了我的外公。我想,外公要是活到現在,他知道自己的外孫能考上東中,一定也會非常高興吧,一定也會在某個周末來到學校送點飯菜給我一定驚喜吧。然而,這一切終究是不可能了,人死不能復生,我們只能把對先人的思念珍藏在內心深處。
? ? ? ?外公就像一棵大樹,在他的身上,長出了枝枝蔓蔓,這些枝枝蔓蔓就是媽媽和姨媽們,而我們又是媽媽和姨媽們結出來的果實,果實又正在孕育著下一代,這或許就是人類繁衍的基本規律,也是社會發展前行的不竭動力。今天晚上,我一直思考,什么才是對外公最好的紀念?考慮再三,我認為,我們一大家子幾代人,只有幸福的活著、快樂的活著、有尊嚴的活著、有質量的活著,這應該才是對外公外婆在天之靈最好的告慰和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