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7.15四天時間,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了一群無比純粹的生命。
“新瑞,子豪,小萌,欽輝,李波,奇奇,崔雪,志輝,盧萍,盧辰,盧碩,天宇,天浩,敏敏,佳康,文浩,還有我老弟”
奇怪了,大學一年結束后連自己班的人都沒認全的姑娘,把這些孩子的名字和模樣深深記到了腦子里。
這個小班有點特殊,二年級到七年級都有,主辦方是我幼兒園老師,我來幫幾天忙,此時教課結束,我無比感激這段時光
教課模式便是一個年級一個年級得教,三三兩兩的。第一天他們比較聽話,所以全部精力都在教課,記得那天上午回到姥姥家,站在空調前一邊喊累一邊吃著雪糕。當時真的是累到心態崩了,想照顧到每個孩子,每一個,都想讓他們多學一些,所以一上午都沒有坐下休息會兒。
和他們在一起不怎么玩手機,他們就仿佛是生活全部,下了課給他們放幾首歌,最幸福的是他們圍著我嘰嘰喳喳的講他們的事,講我們共同的學校共同的老師,雖然我大他們很多。小學還是那個小學,數學老師還是那個曾經出現在我初中作文中的劉曉英老師,鐵打的學校流水的我們。
這是我第一次當“老師”,一開始很無措,語文要講什么?數學又要講什么?還有他們最薄弱的英語?
第一節語文課,想幫他們建立自信心,問其中幾個孩子“你想不想去講臺讀課文?”答案大都是否定的,但是更有實施的必要了。有的孩子識字慢,小小的手指一個讀一個的樣子讓人心疼。邊給他們扇扇子邊聽他們讀給我以及同學們聽,那時候覺得,好幸福。可喜的是,他們由第一天的緊張害怕,到第二天的稍微忸怩,再到第三天自己主動要求出場順序了,有些孩子甚至可以在臺上背出來課文。英語課也是這樣的模式,自己先會讀然后陸續上臺讀,當然最重要的是每次他們讀完臺下的同學都要鼓掌。
印象最深的便是新瑞,也最喜歡他,五年級的小男孩。有種孩子就是能讓你一眼看到美好,你知道的,沒人可以拒絕美好的事物,我也是。長的干凈,性格溫暖,他也會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鬧,但在人群中就是能一下抓住我的吸引力。其實我想說,有些人的氣質真的是從小具備的,比如他一看就是精致生活培養出來的孩子。
說說我和他的生活片段吧。第一次課外交流便是“老師你看看我的書,我弟弟給我啃的”咧著嘴一臉無奈的小男孩笑嘻嘻得拿著英語書給我看,
“你還有弟弟?”
“對啊”
“多大了”
“五個月了”
“五個月有牙?”
“三個月就長了,對了,我的牙還沒換完呢”
……
很聰明有靈氣的小男孩,這兩天放學后總帶著我班里的孩子來找我玩,騎著自行車在姥姥門口喊“老師”,問我姥姥“你讓我老師出來玩玩吧”,聽到聲音我便巴巴得跑出去了,他們很純粹,和我嘰嘰喳喳嘮叨各種事,真的是越來越喜歡他們了。他加了我QQ,偶爾玩電腦時找我聊天,也玩某農藥。
今晚聽到門外又是嘰嘰喳喳,姥姥說。“那群孩子來了”,趕緊跑出去,他們說,“新瑞非得來找你”,“啊你們怎么光說我找啊”
接著就是很長時間的閑扯以及看他們打鬧……
“我這里有小疙瘩”
“怎么弄得”我伸手過去摸
“你別摸可能會傳染你”不得不說那刻我被這個孩子暖到了。
突然想起下午在那給他們出題時他一直粘著我,“老師你這么大了怎么不會擰杯子啊,這個光漏水,看我給你擰上。” “你看,不灑水了吧”
洋洋灑灑喜歡這個孩子是認真的。
有個三年級小孩,子豪,肉乎乎的,整天樂呵呵的,有點傻得可愛。
子豪某天早上忘記帶數學作業了,那群孩子說他沒有寫完讓我要子豪回去拿作業,我不忍心,就問他“子豪,你作業寫完了沒有?”? “嗯,寫完了”奶奶的聲音配上一雙眼睛特別誠懇。“那好,你和我拉鉤。我就相信你了” 一只不算大的手和一個肉乎乎的小手就這樣勾到了一起。結果…下午他帶來了作業是沒做完的,好氣哦,“小子豪我這么相信你 你竟然欺騙我的感情” “嘿嘿”? 但還是氣不起來。(黑臉)
六年級的是對雙胞胎,為了方便稱“六年級哥哥,六年級弟弟”所以每天都要叫好多個哥哥弟弟。他們不太愛學習,整天調皮搗亂,但總體還是懂事的,起碼我們日常聊天話很投機。
想著自己過陣子不教他們了,便向新瑞要他疊的紙彈簧,結果班里的孩子呼啦啦都疊東西送我當禮物,讓他們都各自寫上自己的名字了,放了學帶著一堆純手工折紙剪紙覺得特別幸福,大概是這幾年間收到的最開心的禮物了。不得不說新瑞做的“一箭穿心”遞給我時撩到我了。
偶然機會下四天時間接觸了一群無比純粹的生命
索性他們沒有被因特網荼毒太深還保有童年最真實的樣子,還會扔沙包還會玩象棋還會傻乎乎的不懼驕陽在外奔跑。
所有放不下的心也是結束了,不用再早起去看著他們不用再擔心他們摔倒,不用再擔心他們小刀劃到手,不用再為一群孩子時刻準備衛生紙,不用再告訴每個孩子做哪些作業,可是還是沒有輕松。
晚上睡前耳畔總縈繞“老師我想去接水”“老師我想去小便”“老師我鉛筆沒鉛了”“老師他打我”等等等等。
喜歡他們,舍不得他們,怕新老師對他們不好,擔心新老師不好好教他們,子豪這個孩子很聰明,但是需要人時刻看著他學習,不然就自己玩起來了;還有志輝,總是不會讀數;五年級的三個孩子都很聰明也很愛學,我待他們也是最好,招人喜歡。
小孩子總是健忘,不知道他們將來某天會不會再記起我,就像我兒時的玩伴現在一年都見不到一次。
他們都長大了,他們都老去了,他們學會了悲傷,他們學會了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