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鳴鳳在竹
1
最近新聞報道,90多歲的楊振寧為自己的財產作出了分配。跟隨他13年的妻子翁帆得到了北京的一棟別墅,而現金財產都分給了他與前妻杜致禮的三個子女。值得一提的是這棟別墅雖然在北京清華大學附近,也是價格不菲,但是居住者只有生前居住的權利,卻沒有買賣的權利。
看到這樣的結果,心里總有一點為翁帆不值的感覺。
翁帆嫁給楊振寧的時候還不到30歲,正是生命中最好的年華。雖然兩個人年齡相隔54歲,但是我們寧愿去相信愛情中年齡根本就不是問題,寧愿去相信他們之間是真愛。
當時翁帆選擇與楊振寧在一起,這是她的第二次婚姻。她的第一次婚姻很短暫,僅僅兩年,可以說第一次婚姻是一個不成熟的婚姻,那么面對第二次婚姻的時候,她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楊振寧比她大那么多,一定會有來自家庭朋友和社會等等各方面的壓力,面對這樣的壓力,她還會不顧一切地嫁給楊振寧,說明她對楊還是有感情的。
所以,翁帆嫁給楊振寧應該是建立在理性的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的。
說到為了金錢,似乎更不太可能。
2
因為有許多報道可以證明他們當時是很相愛的。
2006年,楊振寧接受臺灣某報采訪時評價這段婚姻:
一個人到了80多歲,不可能不想到他的生命是有限的,跟一個年紀很輕的人結婚,很深刻的感受是,這個婚姻把自己的生命在某種方式上做了延長。
假如我沒跟翁帆結婚,我會覺得三四十年后的事跟我沒關系;現在我知道,三四十年后的事,透過翁帆的生命,與我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2015年,楊振寧在【楊瀾訪談錄】中對主持人楊瀾說了這樣一句話:
翁帆是上帝給我的最后一份禮物。
而翁帆對這段忘年夫妻的甜蜜時光曾經這樣描述:
在日本生病的時候,楊振寧去樓下給她拿了一碗麥片粥,喂給她吃。
在三亞度假的時候,楊振寧早起看報紙,不想開燈吵醒翁帆,就去洗手間看。
但是翁帆父親的一番話讓讀者聽來也是很耐人尋味的。
“小帆愿意為照顧楊教授的晚年生活做出犧牲,這是一種美德,也是光榮!”
3
我們在評價這段愛情故事的時候,常常糾結于年齡的差距,如果拋開這54年的時間差,我們還會去質疑,猜測這段愛情嗎?
筆者認為,老夫愛少妻在人性上是可以理解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是少妻愛上老夫,那這老夫就一定有許多硬性的東西,不然拿什么來吸引少妻呢!
難道少妻天生會愛老朽,我不信,也沒有人會相信。
可能我這樣的言論會褻瀆了真愛,但請問如果楊振寧不是現在這樣的地位,頭頂上沒有那樣一輪光環,他只是一介鄉野村夫,翁帆還會不會愛上他?
這一段婚姻也走了13年,如果不出現財產分配這個問題,可能會成就一段佳話。
但這段婚姻本來就沒有建立在牢固的基礎上,諾大的年齡差就是隱患,早晚都會出現問題,就像癤子,早晚都會冒濃。
4
愛情如飲水,冷暖自知。
他們之間到底相不相愛到底存不存在問題,其實只有當事人自己最清楚。鞋子合不合適,也只有穿鞋的人最清楚。
就像是我們只看到成功人士的光鮮亮麗,只看到他們的榮耀和取得的成績,卻不知他們在背后的默默付出。
一個演員在舞臺上的成功表演,可能只有十分鐘的時間,但那卻是臺下十年努力的結果。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個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楊振寧已經90多歲了,進行財產分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這樣的分配結果,讓誰看了都感覺不公平,心涼。
不都說,一個人愛不愛你,就看他舍不舍得為你花錢。一個不舍得為你花錢的人,還口口聲聲說愛你你信嗎?愛不就是全心全意的付出嗎!
就給了翁帆一棟別墅,而且還是沒有產權的。想問問楊,您覺得不虧心嗎?
而出生在廣東省潮州市的翁帆,家境非常好,翁帆的價值觀里應該不會有對金錢的過分狂熱,也不至于會用自己的終生幸福去換取金錢。
再說,翁帆名校研究生畢業且青春靚麗,這樣的條件不論是自己想要得到一個高薪職位抑或嫁一個門當戶對的家庭并非難事,沒必要非得選擇一個年長自己54歲的祖父輩男人。
所以我們寧愿相信他們之間的結合完全是出于愛情!
5
那13年的青春難道還不能說明這一切的問題?
誰會有那么大的魄力,愿意拿自己的青春做賭注!
筆者就很欽佩翁帆的勇氣和特立獨行。
或許在翁帆的眼里,這13年很值得,這是她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經歷。收獲的是愛情,根本就不在乎得失。我們是咸吃蘿卜淡操心。
但我們大多數看官都是凡夫俗子,達不到那么高的境界。所以在我的眼里相隔54歲的愛情就應該是一段畸形的愛,從一開始就不應該發生。但它還是發生了,只能說這個世界太瘋狂了,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發生一些事情,人生本來也都是充滿著變數。
我們在靜靜觀望,看看楊振寧對翁帆還有沒有新的關照。如果這就是最后的結論,最后的結果,我只能不無遺憾地說便宜了這老頭。
簡書無戒21天日更訓練營 第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