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子諾不離
記得一位大師曾說過:生活中難免出現逆境。遇到棘手問題時,我們應該坦然地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一些中老年朋友之所以會產生失落感、孤獨感、恐懼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有些是身體方面的:皺紋、白發(fā)、眼花、病痛、精力不濟,這些身體外表和內在的改變,會給人帶來強烈的沖擊感和無力感,讓人感覺韶華已逝,青春不再來……
有些是心理方面的:離開鐘愛的工作崗位,離開熟悉的工作環(huán)境,曾經的充實忙碌被無所事事所替代,感覺自己不再被社會所需要,不免產生老不中用的悲嘆……
有些是精神方面的:到了中老年,許多人往往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和奮斗的目標,不知不覺產生出一種“人生從此只有歸途、再無來處”的恐懼,整個人會陷入一種離群索居、孤立無援的境地……
生老病死,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面臨的人生難題。年輕的時候,我們一直向前奔跑,忽視它,甚至感覺不到它;而到了中老年,這個問題直接攔在我們的面前,我們不得不直面它,接受它。
要解決中老年朋友面對的失落感、孤獨感、恐懼感,首先我們必須在心里坦然面對和接受生老病死這個問題,告訴自己這是人生必須面對的課題,我們別無選擇。
其次我們可以學著去改善失落感、孤獨感和恐懼感。以下幾個辦法,我已親測有效,你也不妨一試。
1. 重新定位人生目標。通過自由書寫,與自己對話,問清楚自己到底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成為什么樣的人,希望留給后人一個怎樣的背影?
2. 找一件你一直想做卻沒有做的事,全情投入。無數事例說明,當你全情投入到一件你真正熱愛的事情,你就會產生心流的感覺,你會忘了時間、忘了自己,你會感覺無比的充實和快樂。我最近找到了一直想做以前卻沒有做的事——畫畫,感覺快樂無比!
3. 好好享受當下的時光。最好的時光是現在,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到來,我們能把握的就是現在。要相信,每一個年齡段都有她自己獨有的風景——兒童可愛、青春活潑、中年優(yōu)雅、老年通透。關鍵是,我們要活出生命的滋味來,這樣才能做到不念過往,不懼將來,活在當下。
4. 大量閱讀經典好書。人與動物的最大區(qū)別就是我們有文化的傳承。通過閱讀經典,我們可以直接跟千百年前的先賢對話,聆聽他們的教誨,汲取他們的智慧。要知道,雖然我們與古人的生活環(huán)境截然不同,遇到的問題也千變萬化,但其實這都是表象,底層邏輯和深層次原因卻是一脈相承的。這是因為,千百年來,我們的人性基本沒有改變過,我們的困惑,古人也曾經歷過,只不過表現形式不一樣罷了。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這是人類自有意識以來亙古不變的“門衛(wèi)三問”。這些問題的答案散落在先哲的文集里,隱藏在你自己的內心深處,一旦你想明白了這三個問題,你的人生會變得通透,你就不會被孤獨、失落和恐懼所困擾。
最近在讀一些關于宇宙和人類起源的書,內心更是豁然開朗,深深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甚至會覺得:生而為人活在地球上,本身就是個奇跡!
所以我們要無比珍惜這趟生命的旅程,抓緊每分每秒,好好去體驗生命中的一切,盡力去發(fā)現這個世界的美,感受這個世界的美,不枉來這美麗的星球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