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留意一下,
你一生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懼都和你的家庭有關。
當你是孩子的時候,你幾乎所有的快樂和悲傷,都和你的爸爸媽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當你為人父母,你所有的欣喜、悲憤、焦慮又和你的孩子有很大關系。
所以說你和你爸爸媽媽的關系、和你孩子的關系、你和愛人的關系以及你和自己的關系牽動著你生命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刻的心情;
而這其中親子關系又最為重要,也許此刻的你剛為人父剛為人母,孩子的每一聲啼哭、每一聲咳嗽,都直接影響著你的每一根神經。
甚至孩子成年后會有什么樣的成就,孩子接下來人生中的每一步,你都希望能有一個好的開始。
所以說為人父母關系重大,因此為人父母更需要學習。
11年前我兒子出生,我自動升級做為爸爸。
那時候并沒有人告訴我做爸爸也需要學習。
如果有,那我會以為那人有病,或者認為他很黃~~
做爸爸媽媽怎么可能需要學習,孩子一出生不就自動宣布就職,并且終身不用下崗嗎?
是不是要學習怎么喂奶?怎么換尿不濕?這個可以有。
8年前我女兒出生,兒子三歲。
三歲的兒子以前由丈母娘全權負責。
三歲的孩子和剛出生的女兒讓我們突然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和媽媽了。
并且三歲調皮搗蛋的孩子已經越來越難“管”了!
于是我們開始看書,開始學習做虎爸虎媽。
兒子6歲的時候,面臨著幼升小這個人生難題。
我們才突然意識到我家的聊娃太天然了,啥都不會。
于是我們開始給孩子立各種規矩:
“作業要按時完成。”
“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見人要打招呼。”
“大小便完后要沖馬桶。”
“進別人房間前要敲門。”
........
書上寫要把這些規矩用紙片寫好貼在墻上。
我們照做,買來最漂亮的貼紙。
書上說當你想打孩子的時候,要把打孩子那個鞭子放在高處,當你費勁地去拿那個鞭子的時候,你的大腦會冷靜一點。
于是我家衣柜最上面放了一個從新加坡買回來的鞭子。
書上還說立好的規矩一定不能更改,一定要堅決執行。
于是,走過了那個夏天的我們,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在那個夏天,我兒子的頭總是勾在胸前,直到這兩年才慢慢地變得挺拔起來。
也是那個夏天,兒子開始學會摳手指,甚至把手指摳成灰指甲。
同樣是在那個夏天,我和老婆、老婆和岳父母、我們一起和孩子的關系鬧的很僵。
P.E.T.父母效能訓練是我老婆上的第一個最有意義的課。
P.E.T.父母效能訓練導師證書是我拿到第一個個人成長領域的證書。
從此我的人生開啟了另外一扇門。
我從一個工程師、一個商人變成了一個培訓師。
我從一個一直向外抓取,努力賺更多錢的商人變成了一直向內探索,慢慢學會放下的人。
四十歲之前,你的人生屬于別人,四十歲之后,你應該意識到,你的人生屬于你自己。
四十歲之前,你一直在被別人催眠,四十歲之后,你應該意識到,你只能由你自己來催眠。
感謝P.E.T.父母效能訓練,當我此后輾轉課堂與課堂之間,當我輾轉大師與大師之間的時候,似乎總是能夠看到P.E.T.的影子。
也可以說P.E.T.父母效能訓練奠定了我走進身心靈領域的一個基調。
當我在世界催眠大師吉利根的課堂上感受到無為的時候,我很慶幸我在P.E.T.里,在平時和我的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也正在實踐著它。
當我看到一些所謂的大師,在做個案的時候一直用同情、控制、比較、給建議的時候,我很慶幸我一進門就遇到了P.E.T.父母效能訓練。
父母效能訓練中的積極聆聽最高境界就是無為,P.E.T.是個技巧課,技巧之后是道,是心態,是無為。
父母效能訓練中把同情、控制、比較、給建議定義為絆腳石,當對方處在很大情緒當中的時候。
P.E.T.父母效能訓練把心理咨詢師的技巧和做爸爸媽媽的技巧非常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通俗、易懂。
P.E.T.是教你日常生活中如何和孩子對話,沒有晦澀的學術語言,將深奧的人際關系原理放進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中,無形無色無味。
清風拂過一般,大道至簡。
當你面對孩子抓狂、束手無策的時候,P.E.T.父母效能訓練會告訴你:說出你的感受。
這不就是咨詢師經常問你的,你現在有什么感受、在你身體的哪個部位嗎?
當孩子不聽話、你束手無策的時候,P.E.T.父母效能訓練不會教你用鞭子威脅孩子,P.E.T.會問:對你有什么影響。
如果我的行為影響了你,你告訴我,我會調整。
事情還是那個事情,人還是那個人,你還是那個你,只是調整一下說話方式,這個世界就變了。
P.E.T.父母效能訓練不會叫你如何忍讓、如何逃避、如何使用技巧讓孩子聽你的,P.E.T.只是讓你做真實的自己,做坦誠的自己,做坦誠的父母,做有力量的父母。
世間最難修行的功課就是親子之間的功課,你學再多的道理,連接到宇宙的能量,感受到浩瀚的夜空,最終還要回家面對你的孩子,面對你的爸媽。
P.E.T.父母效能訓練就是帶你在這個世間最難修行的關系中穿梭的工具。
它不需要鋼刀利刃,也不需要銅盔鐵甲,更不需要連接宇宙能量,打通任督二脈。
它只是教你使用語言,化沖突于無形。
更重要的是,P.E.T.中的聆聽技巧,能讓孩子更完整地表達自己。
在表達的過程中理清自己的思路,內化成自己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積極聆聽代替了父母平時和孩子溝通過程中的命令、指責、給建議、邏輯說服等。
通過聆聽,能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從而自發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從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也得到了成長,不再過度地依賴父母,并且變得更加智慧,情商也得到很好的培養。
我見證,我認可它。
在我以往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案例。
并且在我的個案中我也經常使用這一技巧,幫助個案理清思路,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法。
這方法不但使用孩子,對成人之間的互動也非常有效果。
心泉成長也是因為P.E.T.父母效能訓練才成立的。
3年前在深圳大梅沙海邊,談攏上海第一場P.E.T.父母效能訓練工作坊的事宜,奇跡般地那次招到100多人,舉行了P.E.T.進入中國最大的一個工作坊。
此后心泉成長邀請過多位P.E.T.導師來滬講授父母效能訓練工作坊20多場。
在這幾年中我也開始接觸心理學,開始接觸身心靈成長,同時也在全國各地講授P.E.T.父母效能訓練。
父母效能訓練是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創建的。
戈登博士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羅杰斯的弟子。
羅杰斯提出的“以人為中心的治療”方法是繼弗洛伊德之后在心理治療領域影響最大的理論。
P.E.T.父母效能訓練是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父母效能訓練也是全球第一個父母培訓課程。
因為它太強大,很多理念都是直接從人本主義心理學發展過來的,所以也更博大精深,適合反復學,也適合終生修行。
10月21、22、23日,我主講的《P.E.T.父母效能訓練工作坊》在上海,由心泉成長主辦,如果有可能,我邀請你和我一起學習P.E.T.,學習如何讓孩子人格更完善,情商更高,更能活出完整人生的這個功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