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風鐸|老公不懂孩子,老人不懂孩子,他們做得都不對!
沉默了一會,李娜問我:老師你平時講什么課?
非常好,我暗自得意了一下:連稱呼都改變了。對于半路出家做老師的我,對這個稱呼是很敏感的,從剛開始的不自在到今天的坦然接受甚至有點沾沾自喜,這中間“鬼才知道我經歷了什么”。大家還記得送悟空三打白骨精里郭富城叫馮紹峰從小和尚到師父的橋段嗎?我小小的得意了一下,虛榮心漸漸地膨脹。
我:我最早講的課程叫父母效能訓練。
李娜:父母效能訓練,這個名字好奇怪呀。是講什么的?
我:父母效能訓練是全球最早的一個培訓父母的教育品牌,由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20世紀60年代創辦,它的英文名字叫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簡稱P.E.T.,目前在全球已經有56個國家推廣這個一理念。戈登博士也因為創建了這個溝通課程而聞名全球。
我正準備介紹戈登博士的生平,以及他因為創建了這套理論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甚至還在美國白宮做過兒童顧問等等。
冷不丁的,李娜突然插了一句:這老頭還活著嗎?
我被“咯噔”了一下:女人總是關心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
“戈登博士2002年去世了。”
“那沒法學習了。”
我大笑:“可以來聽我講呀,2009年PET進入中國,我是2012年接觸PET的,并且也是中國較早的一批父母效能訓練導師。目前全球有很多和我一樣的PET導師在授課,你可以在全球50多個國家學習到這個課程。”
“學了之后能怎么樣?”
“就拿我來說吧。我也是一個普通的爸爸,我有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并且和我老婆之間的關系也很緊張。剛開始的時候是我老婆會看一些養育孩子方面的書,后來無意間看到有父母效能訓練這個課程,當時是在深圳的。然后她就先到深圳來上課,我記得當時是往返機票加上住宿,差不多花了快一萬元了。我還覺得我老婆瘋了,她一向是很愛花錢的。不過課程結束后確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論是對待我的方式,還是處理孩子之間的事,都有很大的轉變,關鍵是也不再指責我了。后來她也建議我去學學。自此我開始接觸父母效能訓練,并且一直到現在還從事了培訓行業,我自己從來也沒想過會成為一個講師,還到處講課。哈哈,人生真是很奇妙。”
“反正現在也沒事,你給我講講吧。”
我微笑了一下:“這是一個三天的課程,不過我可以簡單地給你講個大概。”
我隨手拿出一張紙,在紙上畫了一個方塊。“父母效能訓練由兩大原理及三大技巧組成,剛才我給你講的爸爸和媽媽甚至老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用總是意見一致,這就是兩大原理中矛盾原理的其中一個小點。”(參見我的上一篇文章風鐸|老公不懂孩子,老人不懂孩子,他們做的都不對)
李娜:“你剛才給我分析的,對我已經有很大幫助了,你這么一說,我相信你說你老婆學了之后有很大改變了。”
我:對的。這兩大原理和三大技巧,被戈登博士很好地整合到一起。我指了一下我剛才畫的這個四方形。
整個父母效能訓練的核心都是圍繞著這個四邊形的,在PET里我們叫做行為四角形。簡單地講,人和人交往的過程中,是通過我的眼睛,能夠看到對面那個人一系列的行為的。這些行為呢,可以分為兩種并且只能分為兩種:一種是你可以接納的行為,另外一種是你不能接納的行為。比如說我現在看到你在聽我講父母效能訓練的內容,那么你在聽我講話這就是一個行為,這個行為對于我來說,我是能接納的。但是如果你一邊聽我講話,一邊打哈欠,那我對你打哈欠這個行為就不接納了。所以這些行為要么是接納的,要么是不接納的。這里不涉及這個人是不是好人還是壞人,沒有評判。”
李娜點點頭,似懂非懂。
我在這個四方形中間畫了一條線:“這條線叫接納線,上面這些行為是可以接納的行為,下面這些是我不接納的行為。”
李娜:就是你把這些行為歸類了。
我:對的。對于這些我可以接納的行為呢,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我能接納你的行為,但是你現在不高興,你有情緒。比如剛才你很為你老公和對待孩子的事情發愁;另外一種是你現在沒事,沒有情緒。
李娜眉頭皺了一下,我感覺到她沒有聽懂。
我:等我把這個圖畫完,你就可能會清晰一些。
對于接納線下面的這個區域,也要分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雖然我不接納你的行為,但是你現在沒事,沒有情緒。另外一種就是我不接納你的行為,你呢,也很討厭我。這個常見于夫妻雙方吵架的時候。
我問李娜:聽明白了嗎?
李娜搖頭:不明白,很亂。
我又在紙上寫了幾個字。
看到了吧,我和你之間的溝通,我的狀態和你的狀態分這四種類型。
我沒有情緒-你有情緒;
我沒有情緒-你也沒有情緒;
我有情緒-你沒有情緒;
我有情緒-你也有情緒。
簡單的講就是,我開心你不開心;我倆都很開心;我不開心你開心;我倆都很開心。
李娜:這下懂了。
我:再簡單一點講就是,要么我倆都開心,要么我倆都不開心,要么我倆中有一個人不開心。是不是,只有這四種情況,沒有第五種情況了。然后你看這個四邊形。是不是這樣的。邊說我邊在四個方框里畫了幾個卡通人頭。
李娜:哈哈,好形象,非常清晰。
停了一下,李娜又問:可這有什么用?
我拿起筆,又在旁邊寫了幾個字。
我:你看一下,在第一個方塊,對方有情緒,這個時候我們說的話對方是聽不進去的,這個時候你要去聽對方,看看對方發生了什么,這個時候兩個人互動的過程中你應該以聽為主。
李娜點點頭:有道理,一般我看到孩子有不高興的時候我很緊張,總想去做些什么。
我:是的。大多數時候,對方不高興的時候,我們要么是去哄對方,要么是命令對方不要不高興。尤其是面對孩子的時候,比如孩子哭了,孩子傷心了,我們總是試圖把孩子哄高興。其實當孩子傷心的時候,他的內在是發生了很多事情,他正在感受自己的感受,這個時候你對他說的話他是聽不進去的。所以這個時候不太適合給孩子講道理呀,安慰呀等等。我們只是靜靜地陪伴孩子就可以了,等孩子情緒平復了,再看看發生了什么。
李娜點點頭:非常正確。孩子一哭我就急,我一急孩子哭的更厲害。
我:有的時候孩子不高興的時候,做媽媽的就總想做些什么,這讓孩子更加不高興,有沒有?甚至和你老公相處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樣?
李娜:對的。當他有情緒的時候,他總是讓我閉嘴,那我更生氣。下次就知道了,讓他靜一靜。
我指著第二個方塊:這個時候,雙方都是沒有情緒的,有什么事可以在這個時候談。但是我們往往忘記了,有什么不快都是在吵架的時候說出來的。其實在這個時候是雙方最好的修復關系的時刻。這個時候在父母效能訓練里會有一些技巧給到大家,怎么去表達自己。
我又指著第三塊:在這個地方,你一般是怎么做的。
李娜:我有情緒,他沒事。那就是我生氣的時候,我一般會臭罵他一頓。
我:那結果呢?
李娜:“他反擊,雙方吵一架。”李娜搖了搖頭:很累,每次都是這樣。
我:那面對孩子的時候呢?比如你看到孩子沒寫作業?或者孩子把房間弄的很亂?
李娜:那我也會罵他一頓。
我:孩子什么反應?
李娜:有時候她會聽我的,有時候還頂嘴。
我:對呀,這對你們之間的關系有幫助嗎?
李娜:恩,我也發覺了,長期這樣不是個辦法。
我:對的,在父母效能訓練里,有一個技巧,會教你怎么表達,孩子也能接受,并且不傷害你們之間的感情。
李娜:這么好呀,那快教我。
我:這個要很詳細的講的,今天只能給你講這么多。
李娜:是不是因為我沒給你錢你才不說的?
我:不是這個意思。父母效能訓練是很科學很體系的,工作坊有三天,有體驗,有演練,然后回家面對孩子的時候能直接使用。讓你真實的感受到了,你才能體會到技巧的重要性。
李娜:我相信,你剛才說的已經對我很有幫助了。
然后李娜拿起我畫的圖,很有興趣地一直在看。說了這么多話,我也有點累了,就站起來走動了一下。
再次回到座位上,李娜還在研究那張圖片。
看到我回來,李娜說:外國人太聰明了,把這么復雜的人際關系放在這么小的一個圖里。我覺得對于中國長期生活在大家庭里的人來說,接受這個觀念還是需要時間的。
我:是的。西方更善于從人的本性發現問題,中國人喜歡用道德來評價一個人。如果你了解一些心理學,在去看電影,你就會發現這一點。西方的電影基本都在表現一個人性的心理想象,而中國的電影基本都是哈哈一笑,什么都沒有留下。
李娜:那我一個普通的媽媽,從來沒有接觸過心理學,能學好這個PET嗎?
我:沒問題的。戈登博士創建這套理論的時候已經考慮到這個了。戈登博士早期是做青少年心理咨詢的,然后他發現大多數被父母送過來的青少年基本都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出在孩子和父母互動和溝通的方式上。于是戈登博士才創建了這個父母效能訓練。早期這個PET是在教堂里推廣的,你可以想想,教堂里的爸爸媽媽基本都是普通的父母,沒有什么心理學背景的。戈登博士也正是希望能讓這套理論更能讓普通的父母、甚至是沒有教育背景的父母能夠快速的接受這個理念、掌握這個技巧而創建這一課程的。
李娜:我覺得也是,你剛才講的就很清晰,我很能接受。希望能有機會去體驗你的父母效能訓練。
我:當然可以。
作者:風鐸
P.E.T.父母效能訓練資深導師、心理學碩士、豐盛教練、第三代催眠師、NLP卓越元素解碼師、繪畫分析師、二級心理咨詢師。
風鐸老師近年來跟隨不同流派、不同領域心理學及身心靈大師學習。并能在生活中長期堅持自我體驗、自我分析,堅持以人本主義理論為原則,多年來專職從事親子關系與心理咨詢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風鐸老師中正慈悲、沉靜多思、激情內蘊、沉穩平和,個案簡潔明快,是一個富于同理心、洞察力很強的資深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