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唱憂傷,搖滾唱憤怒。
大學時我不好好學習去玩音樂,在民謠樂隊當主唱,在搖滾樂隊當鼓手,現在想想,我還真是“憂心藏不住,憤怒不出聲”的人吶。
我覺得把憂傷憤怒二者結合的最好的,是這首《殺死那個石家莊人》。
有人聽這首歌馬上想到2001年發生在石家莊的靳如超「3.16」特大爆炸案,不過這首歌的詞作者姬庚在《我愛搖滾樂》第106期的專訪中解釋過,靈感部分來自與這個案子,但歌詞唱的其實更多的是案件背后,傳統工業時代的那些被拋棄的人們,對新世界的困惑、憂傷和憤怒。
周末聽歌,你自己聽一遍,再看著我的理解聽一遍,有沒有點憂傷到極點即憤怒的感覺?
主歌三段,從三個普通人的視角看時代變遷。
我一段段拆給你聽。對了,這么棒的歌,你不戴上耳機嗎?
壹
傍晚6點下班 換掉藥廠的衣裳
妻子在熬粥 我去喝幾瓶啤酒
如此生活30年 直到大廈崩塌
云層深處的黑暗啊 淹沒心底的景觀
80年代末,中國的大部分年輕家庭,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每天上班,下班,妻子做飯,男人在大院里看大爺下象棋,喝啤酒。
藥廠是那個時代穩定的代表,永遠不擔心沒有工作,也永遠別指望升職。那個時代「找對象」的標準就是有沒有國企的工作,是不是「在編」。
這樣穩定的生活仿佛忽然之間就崩塌了。
時勢造英雄,90年代初市場經濟的到來讓很多人如魚得水,那是老一輩人最看不慣的一類人——對物質貪婪,投機倒把,甚至鉆法律空子的人——如黑云壓山一樣,就像余華在《兄弟》中寫的那樣,曾經被國企上班的哥哥瞧不起的混混弟弟,靠收破爛成了地方首富。
他們看到了云層深處的黑暗,瘋狂向自己涌來。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聽到此處,你能抓住那代表云層深處黑暗的大提琴嗎?
貳
在八角柜臺 瘋狂的人民商場
用一張假鈔 買一把假槍
保衛她的生活 直到大廈崩塌
夜幕覆蓋華北平原 憂傷浸透她的臉
計劃經濟時代,人們有錢買不到東西。
市場經濟時代,東西隨便買,很多人卻沒錢了。
人們瘋狂涌入夢幻般的商場,「假鈔買假槍」即虛假的繁榮換來虛假的安全感。
仍有人相信生活不會變,虛假的安全感可以保護一個妻子的生活,保全一個家庭。但變革來臨,用假槍保衛的一切虛假的安全都會煙消云散。
94到99年,國企改革,那個時候有一個社會群體叫做「下崗女工」。
記得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母親下崗了。那個時候的我無法體會她的絕望和憤怒,以及加入茫茫多的個體商戶時的迷茫。只記得當時的破電視里,各個電視臺都循環播放著劉歡唱的《重頭再來》。
還好父親一直工作到退休,母親后來也做了幾份小生意,這個家撐下來了,也順利把我送出了老家。而很多的家庭,則因為雙下崗又找不到出路而走向衰敗。
我辭職出來創業,母親幾天沒有睡著覺,問我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的五險一金怎么辦?還有人給保證嗎?」
足見那個時代給他們的傷。
我愛歌至此處逐漸尖銳的弦樂伴奏。
叁
河北師大附中? 乒乓少年背向我
沉默的注視 ?無法離開的教室
生活在經驗里 ?直到大廈崩塌
一萬匹脫韁的馬 ?在他腦海中奔跑
90年代初,最后一批包分配的畢業生走出校園。在他們之后,所有的學生都要靠自己找工作。市場經濟的「烏云」飄到了學生們的上空。
那時候中國最流行的運動是乒乓球,所謂學習也就是打打乒乓球背幾篇課文。「乒乓少年的背影」就是那個時代學生的符號。他們本來循著前輩的經驗,安穩的畢業,分配到國企過上安穩的生活。但經驗只是經驗,經驗的大廈也將崩塌。
接受了多年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教育的學生們,在即將進入社會時看到的是滿眼的物欲和金錢崇拜。所以他們無法離開教室,無法離開他們的理想國。他們憤怒卻無處發聲,他們迷茫卻無師可問。
歌到這里,才從憂傷的吟唱到憤怒的吶喊。
我愛那句「一萬匹脫韁的馬 ?在他腦海中奔跑?」的吶喊,和那之后那一段暴風驟雨般的solo。
肆
「大廈崩塌」已經二十多年過去,我們這代人聽完這首歌之后,也許不會再有人聽得懂了。
這沒什么。
在許知遠和羅振宇的對話中,許知遠問:「你不覺得現在你太快了嗎?讀書,做生意。」
羅說,「我40歲了,我得趕緊跑,追上時代,有人唱挽歌,我不想唱,我想追上90后,追上00后。」
「我就是唱挽歌的,挽歌很美不是嗎?」
「我沒空聽。世界的前進是以死人為代價的。00后從來不覺得互聯網時代有什么浮躁,等70后都死了,也就沒人唱挽歌了。」
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時代,我們成了它的原住民。我們曾經是與「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抗爭的,絕不剃發蓄辮的明朝舊人,現在又變成了打死也不剃掉辮子的清末人。每個時代我們都認為自己堅持的才是正統,其實壓根沒有正統這回事。
原黑豹主唱秦勇消失多年后出現在周立波李連杰等做評委的《出彩中國人》節目,為身患殘疾的兒子獻唱,斬獲眼淚無數。
那一瞬間我真希望他登臺的節目是中國好聲音,由當年鮑家街43號主唱汪峰來問他:
「你的夢想是什么?」
「我的夢想是帶給我兒子希望和力量。」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句對話將成為中國搖滾最為完美的收官和最干脆的挽歌,為歌唱憤怒的音樂流派劃上最堅定的句號。
民謠唱憂傷,搖滾唱憤怒的那個時代已經過去。
現在,民謠唱小清新,搖滾唱正能量。
這沒什么不好,就像當年爺爺說,只有京劇最好聽,他兒子聽什么鄧麗君;爸爸說,只有鄧麗君好聽,聽什么破搖滾;我不愛聽現在的音樂,但也不想為逝去的時代唱挽歌,安靜的聽老歌就好了。
希望啰嗦這么多,你聽著能有點意思。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