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一款閱讀App上無意中看了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摘錄一些內容分享給大家:
1. 越是勤奮的人越輸不起,越是輸不起的人越勤奮。
2. 教育的根本其實只不過是“見多識廣”。
3. 人類能做的事情頂多只不過是發明改進測量時間的工具而已,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去左右時間。
4. “管理”的焦點根本就不應該是時間,而應該是我自己!
5. 所有的學生提問都是源自于所有人共有的弱點:懶惰。(其他人呢?)
6. 只有學會正確地思考才意味著真正進化成人。
7. 幾乎所有生活中的尷尬,不管是生活上的,還是工作學習上的,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大抵都是心智力量的差異造成的——當然,也往往確實能夠通過心智的開啟和發展獲得解決方案。并且,所有這些差異,幾乎全都與時間有關。
8. 往往并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
9. 所有學習上的成功,都只靠兩件事:策略和堅持,而堅持本身就應該是最重要的策略。
10. 與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還不如馬上開始行動,省得虛度更多的時間。
11. 我們的認知不僅可能也確實往往背離現實。
12. 如果說記憶本身是葡萄,那么回憶的過程就是發酵。
13. 在做所有類似的必須記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由衷地把這件事當作快樂的事情來做。
14. 希望自己的欲望馬上獲得滿足是自己的天性,平靜接受并且正確認識自己的天性是改變天性的第一步。
15. 基于過程的記錄要比基于結果的記錄只會更為詳盡。
16. 判斷一項任務是否“真的重要”,其實只需要一個標準:就是看這項任務的完成是否對你的目標達成是否確實有益。
17. 養成任何一個哪怕很小的習慣,都是要掙扎的。然而,貌似痛苦的掙扎過程,在將來的某個時刻終歸會變得其樂無窮。
18. 日常生活中幾乎所有主要的“溝通障礙”本質上都是因為溝通雙方無法讓對方理解與他們的經驗相悖的知識或者信息造成的。
19. 你在知識上不吝共享的經歷,最終會讓你明白這是最好的助人為樂的方法,并且獲得的永遠都是尊重。
20. 傾聽任何人講話的時候,都不應該帶著“防備、質疑”的心態,那樣可能會遺漏重要的信息,因為,心態會成為我們的有色眼鏡,使得我們只能收到過濾之后的信息。
21. 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22. 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決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脫離對外部世界的依附。
23. 接受懲罰往往是積累經驗的起點,甚至是唯一的起點。
24. “證明自己給別人看”恰恰是最浪費生命的一種行為。
25. 大多數事情都需要提前準備,也都可以提前準備。
26. 所謂堅持不懈,其本質是時間的投入。
27. 越早醒悟越好。
28. 相信我,你并不孤獨。
本文旨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