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充滿好奇的年紀,希望嘗試所有事物,有哭有笑會傻能鬧。22歲,開始給自己的人生做加法,像海綿一樣的盡情吸收著,忙得雜亂無章卻也樂在其中,至少瀟灑自在。27歲,開始靜下心審視自己這五彩斑斕的26年,開始收斂,開始沉穩,調整所有的狀態希望能忙而有序。30歲,給人生做減法,不需要活得太明白,但至少也有些追求。再后來的日子只剩下專注,專注一件事,其他都是造化。
當然我還沒到30歲,27歲末開始認識了貓老師.在人生的半低谷認識了一位可以讓自己提升的老師覺得非常幸運.讓自己開始嘗試跨出自己的舒適區,做一些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但這些大部分都是對自己非常有益的.
初中高中時代在一個學霸學校,所以讓自己有了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和同時認清楚自己很多不足.所以也煉就了自己一直要上進要好學的心,要不然就會被世界給淘汰.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去探知,去發現,然后也去嘗試失敗.
大學選擇了了自己的愛好音樂這個專業,所以這四年是開心渡過的,有了一門雖然不能賺大錢的技能卻能靠它養活自己.然而心思太活絡,跟著前男友去了美國,在那學了語言,準備在那讀書然后定居下來.可后來發現前男友并沒有想養你的決心然后自己想留在美國找到工作必須讀自己不愛的專業,在雙重受挫后,回國.
畢業后工作和周旋于感情之間,一直在嘗試自己喜歡的工作,經紀人助理,導演助理,微電影統籌,電視節目策劃,音樂會策劃等等.一切和藝術相關的自己都很感興趣,然后也是一個個試錯,找個自己喜歡的又折中的工作一直在盤旋.沒有定下來卻一直焦慮又樂在其中,忙出了一些小成績,也就是小成績.
覺得接觸新的事物,認識新的人,也認識很多牛人,可發現自己還是那樣.就像自己給自己胡亂做加法,可還是過不好人生.我的導師在這時和我說,你現在在忙再累,如果沒有規劃,即使跟在牛人身邊你也只能這樣,你只有讓自己厲害和被需要起來才可以讓你真正的自信.
所以27歲末的時候開始做減法,思考自己真正愛什么,因為時間真的不多了.在靜下來中,找到自己最愛的是音樂,即使沒有酬勞自己也是愿意去倒貼去做.進了貓群后一邊學習一邊摸索自己的方法,每天輸入然后輸出,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強迫手段,打算以后每天寫點音樂,不為成為大咖只為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