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學校里有個寫作大賽,我很想參加。但我又很自卑,因為我從小到大沒參加過幾次這樣的比賽,而且參加的全失敗了。因為參加此次比賽是有分加的 所以我也不敢跟人說,擔心別人說我功利、有野心。
因為有這樣的遭遇,我覺得用這樣的話來修飾一個女生,來打擊一個女生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其實很殘酷,同時也很不道德。
讀到入江之鯨新更的文章《人生沒有重來,貪心有何不可?》,才真正釋懷。
人生那么短暫,有一定的追求,有一些欲望,又有何不可?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貪心,是對自我生命價值的追尋與探索,是一種積極的生命動態。更何況,我的貪婪,并沒有損害任何人的利益啊。當然,別人的嫉妒心理不在我需要注意的范疇之內。
在短短數十載的時光里,我若不抓緊,等到歲月神偷偷走我的青春年華。在白發蒼蒼卻一無所成的時候,才知幡然悔悟、后悔莫及嗎?
在我看來,喬幫主這句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有一種非常急迫的心里訴求。比起那些文縐縐的翻譯,我更喜歡從字面直譯,那Hungry就是在沙漠里唇干舌燥的感覺。比起世故又虛偽地藏著掖著,如此迫不及待、如此饑渴難耐地去追求,如此大膽直率的說出來,更顯得真實不做作。
中國的小孩子從小被教導要謙遜,要溫和,像是容不得一點所謂張揚的舉止。課本里贊賞的都是清高出塵、孤芳自賞的文人學者,追名逐利者往往為人不齒。其實,說白了,追求理想本身就是一種欲望,一種野心。以高潔為美德的我們不敢說出來,于是就換個概念,美其名曰抱負、理想。這種心理虛偽得令人憎惡。
一直認為人都是以自身不具備、或求而不得的東西作為標準。真正敢表達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絕不會說:我不完美,但不虛偽。因為,他不需要這樣的話來遮掩自己的想法。
敢于直接表達自我訴求 ,西方青年比我們做的要好得多。我們經常看見在西方的街頭采訪視頻中,接受采訪的人都大方自如地侃侃而談,而在中國的街頭,記者一走近,大多數人會目光閃爍地急忙避開。
連想要什么都不敢說出來,實在是件可悲的事。
不可否認地一點是,隨著世界交流的日益加深,在今天的中國,這種狀況正在被改變。
同樣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大部分中國人仍然固守著所謂“傳統美德”。包括寫這篇文章的我。
有點欲望證明你還活著,不好么?
不說了,我要去填報名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