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個性,為什么我們只想到年輕人?因為我們所說的個性,大多數時候指的是與社會的格格不入。基于這一點,我想到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 ?一,年輕人喜歡宣揚自己的個性。因為從生存發展的角度來說,這是最優選擇。初入社會,當能力、技術、經驗以及物質基礎,都比較薄弱的時候,怎么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呢?最簡單的一個方式就是凸顯自己的不同,因為我是跟你們不一樣的,所以我可以在一個新的領域,與你們展開競爭。這樣你們在其它領域所擁有的所有資源,都會被拉低競爭力或者是抹平。在這樣同檔次的競爭中,就更容易獲勝。這就叫做,用我的優點對比你的缺點。
? ?二,個性鮮明的人中,年輕人更多。一般情況下年齡與閱歷是一起增長的。而閱歷的增長往往伴隨著吃虧上當。年輕的時候難免會因為個性太突出得到一些教訓。而且,越是個性突出的人,越容易受到打擊。因為排斥異類和入侵者,是集體的本能反應。
? ?三,個性與棱角都是新鮮社會人的標志。正如上面所說,沒有經過打磨的年輕人,多是個性鮮明,張揚恣肆的。而在社會的大環境中浸淫已久的人,往往選擇隱藏自己的個性,這無所謂對錯。另外一方面,年輕人在進入社會之后,也會開始模仿成熟社會人的行為模式。而在成人的世界里,理性和專業要重于個性。
? ?其實,個性其實是一個比較中性的詞,無所謂好壞。每個人的性格都有其獨特性,都可以稱為個性。所以與其說是個性,不如說是個人特點。我們不能因為想要標榜自己與眾不同,就說個性是好的,共性是差的。
? ?性格好壞的判斷標準,在于是否能夠與社會更好的協作。不能以個性的名義來掩飾自己的不負責任、輕率和不專業。另一方面,也不用,因為某個人個性太鮮明,而覺得他與大家格格不入。說到底,個性是一個比較自我的詞,是一件比較私人的事情。我們的態度應該是,我尊重你的個性,也請你,尊重社會的規則。我們在這個大的規則下,更好的協作、玩耍、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