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麥麥,好久沒讀《三字經》了吧?”
喬麥:“媽咪,我想讀《弟子規》。”
媽媽:“為什么呢?”
喬麥:“《弟子規》比《三字經》讀起來快。”
接著,麥媽打開手機,QQ音樂唱響“《三字經》全文演唱版”。頓時,客廳里群魔狂舞,有唱有跳。
現場:
左手喬麥:伴著樂律唱起了”人之初,性本善……“
右手喬蕎:揮動著小手,雙腿跪起(站立動作還不是很熟練),隨節奏舞起,嘴里不時的咿咿呀呀……
麥媽:跟隨麥左唱詞《三字經》,伴隨蕎右興舞“小蘋果”,順便沉浸在濃濃的親子互愛游戲中……
25分鐘,眨眼過去,音樂畢,麥左熟練的唱完了《三字經》,蕎右竟然專注滴舞蹈從頭至尾。然后兄弟倆滿頭大汗地以各種行走動作向媽咪靠攏。
喬麥:”媽咪,我愛你“,順便香吻滿臉貼。
喬蕎:咿咿呀呀滴爬到媽咪懷中,小腦袋一個勁的往里鉆,和哥哥爭寵愛。……
蕎爸:”流氓兔,我送你筆記本電腦吧,今天是520……“
雖然屋內狼藉一片,但瞬間為人妻麥媽的我,幸福感指數直接爆表。腦中閃出一排字:快樂是自驅本能。
?????? 80后的我們,成長之路多取教化。比如:死記硬背,夫子言傳……因此,有時候我們都忘記了欣賞美好,哪怕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回想為什么,最大的原因就是當時環境于此的定義是大學敲門磚而非對美好的快樂欣賞。所以即使在這么美的文辭前,我們也只覺得是強制性任務,而沒有去體驗欣賞的快樂。
??????? 520,一個美好的日子,麥左蕎右用事實告訴我,在快樂本能的驅動下,可以并行好多事情的推進,效果也更加優化。讀書不用死記硬背;教育不用礪言訓導;感情可以自然流動;睦家亦是不用常提。
?????????長輩說的好”條條大道通羅馬“。是啊,要促成一件事方法有很多種,選擇群體易于接受的自驅本能方式去推動事物進行,效果可能會遠遠好于簡單的說教、束縛、管理。21世紀,人類心理資本開發運用成為一種趨勢,其實就是更加遵從人性的本能。
???????? “??是猩猩就變不成猴子,但猩猩和猴子都會喜歡在盡量快樂的前提下去生活。遵從本能去引導,運用心理自驅動去開發。讓寶貝們在養好習慣的同時,自由快樂的肆意成長。”——這是我在520這天最快樂的體悟。
????????? 同時也把這段話送給大喬和自己。好吧,520m,偷偷說給你們和自己,快樂是自驅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