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拾荒者毛毛】
約到泡在書海里的菲菲時,我竟有種莫名的成就感。
菲菲是我老鄉,一個奮斗在現代都市里的傳統型女人,兩點一線的生活,她將能掌控的時間全部用在閱讀上。用她的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與其讓大好時光肆意從指間溜走,倒不如和有趣的人一起做點有趣的事。
我饒有興致的問菲菲,何為有趣的人,何為有趣的事?
菲菲不假思索的說:懂生活、有內涵、有遠見的必然是有趣的人,而守得住孤獨、耐得住寂寞的人便是我所理解的有趣之人。
我說別一味地拿享受孤獨做擋箭牌逃避現實,別被孤獨侵蝕到忘乎所以、唯有閱讀的境界,你享受孤獨的同時,不知與多少浪漫的瞬間擦身而過。
菲菲用乜斜的眼神看著我說:孤獨是一種情調,比浪漫更可靠。我知道自己的處境,更懂得自己需要什么,套路不同,不必強求。
好一個套路不同,不必強求,活生生將我一顆熱情似火的心澆灌的透心涼。原來頻道不同,真的不可以強求。
菲菲是在老鄉聚會上認識的學妹,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她放在手邊那本《羅密歐與朱麗葉》,
那是我高中時最喜歡的一本小說,于是我湊到她面前說:
17歲的羅密歐喜歡羅薩蘭時,剛好羅薩蘭也鐘情于羅密歐,結局會不會轉悲為喜呢?
菲菲掀了掀鼻梁上的眼鏡說:
如果故事的結局是羅密歐與羅薩蘭喜結連理,就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不會被世人所傳頌。正是因為羅密歐對羅薩蘭的單戀,才給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相遇并一見鐘情的機會。雖然故事的結局以悲情收場,但羅密歐和朱麗葉完全沉浸在對愛情的熱忱、向往之中的那種感覺以及在凱普萊特家花園中,朱麗葉對月的抒懷,都表現了他們熾熱的情感交流和相別時的難舍難分,彈奏的是一曲曲情意纏綿的愛的青春頌歌。
就是從那一刻開始,對于低一屆的學妹,我刮目相看、自愧不如,卻讓我意外收獲了一位有共同話題的老鄉,在聊天中得知她叫菲菲。
聚會一別我不分晝夜趕論文,將菲菲忘得一干二凈。再次見到她是在圖書館,當一個聲音輕輕落在耳畔時,我抬頭看見了菲菲。
在那個充滿陽光的午后,我和菲菲來到校前廣場草坪上一路從文化聊到學習,從學習聊到生活。
聊到生活時菲菲講述了一段她凄美的往事。
她之所以嗜書如命,忍著孤獨享受寂寞都是因為她暗戀的男生樹彤。
樹彤文采特別好,文章經常在校報刊登,在校廣播站播出。可她并不知道每篇必讀的文章出自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樹彤筆下。
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樹彤無意間告訴她獲得了新概念作文一等獎時,菲菲才突然想起前段時間讀的一篇文章正是樹彤說的那篇。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菲菲對樹彤的映象從好學生升級為膜拜,為了能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都有樹彤的參與,她努力改變著他們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沉淀,菲菲將他們的關系孵化到閨蜜層面。
她知道他們最大的差別就是知識詫異,雖然每次見面聊到文學時,樹彤總是挑簡單易懂的和她討論,可她總覺得自己思想是空曠的,每聊一次文學,菲菲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惡補。
菲菲說讀書本身就很苦悶,暗戀更孤獨,剛開始她的堅持有點迷茫,不知道為什么要堅持,因為取悅別人、能在樹彤面前不用偽裝,自由自在發表言論,還是愛屋及烏?她一直沒有弄明白。
可她為了能盡早跟上樹彤的步伐,竟喜歡上了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坐在陽光下想著樹彤都會覺得浪漫。即便從同學到戀人的過渡期是孤獨的,她也不想將自己的心事與人分享。
后來她才明白,暗戀一個人真的不用挖空心思去窺探對方的生活,更不要因為看到對方和其他異性有說有笑就莫名生氣,做好自己才能更好的讓別人發現自己。
以至于對樹彤的整個暗戀期,她都是孤獨的,尤其是想到樹彤時,那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促使她唯一能做的就是閱讀,看更多的書,她要以全新的姿態面對樹彤暢聊文學,而不是被樹彤遷就著聽他講文學,勢均力敵的感覺才浪漫。
為此她杜絕了外界的干擾,取消了無用的社交圈,圖書館成了上課之外唯一能去的地方。那一年她忍著孤獨讀了近100本書,從中外名著到勵志文學、再到心靈雞湯,當她覺得有資格和樹彤相互交換文學里的浪漫時光時,樹彤身邊卻出現了其他的女生。
菲菲長吁一口氣繼續說:
孤獨可以塑造平靜的心,留下默默的期待與憧憬。憧憬浪漫、憧憬美好。但孤獨與浪漫,是兩種不同的情調,浪漫可以是謊言,但孤獨永遠沒有欺騙。
誠如她和樹彤,當她守著孤獨爭取他的浪漫時,他卻和心愛的姑娘在演浪漫。原來孤獨真的是一種情調,比起渴望不可及的事,更浪漫的還是孤獨帶給她的閱讀習慣,讓其受用終身。
我說浪漫時擔心失去浪漫的人,孤獨時并不擔心失去孤獨。因為人還是渴望浪漫,但又不得不忍受孤獨。
佛有千面、人有一面,你能將孤獨看做一種比浪漫更可靠的情調,也許是因為見多識廣,對于很多以前所不能理解的事,現在看來只不過是稀松平常,說明你很有才,懂得在孤獨與浪漫之間權衡輕重。
孤獨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情調,浪漫也不是信手拈來的感覺,當你接納并享受孤獨時,至少在思想層面上已經超越了浪漫,所以你覺得孤獨比浪漫更可靠。
接著我繼續說,別一味地享受孤獨疏忽現實,別被孤獨侵蝕到忘乎所以、唯有閱讀的境界,在你享受孤獨的同時,也適當撩撩浪漫。
菲菲用乜斜的眼神看著我說:我知道自己的處境,更懂得自己需要什么,套路不同,不必強求。
好一個套路不同,不必強求,活生生將我一顆熱情似火的心澆灌的透心涼。原來頻道不同,真的不可以強求。
原來所謂“孤獨是一種情調,比浪漫更可靠”的境界我實屬不懂,怪不得對菲菲刮目相看,甘拜下風。
我說看來以后約你逛街、吃飯什么的都比較困難吧?
菲菲一本正經的說:
那得看心情。
于是我懂了,她將孤獨玩弄于股掌定義為情調時,順其自然就覺得浪漫不靠譜,因為浪漫可以是謊言,但孤獨永遠沒有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