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周多的共處,相信大家都探索出了小灶群的許多用法。
好好利用灶群,能讓你思考的維度變廣、獲得前所未有的成長。
但是,如果沒有搞清楚灶群的正確使用方法,會讓你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做“無用之事”,比如說:
→為了寫好晨讀“放大招”,工作/學習的時候不能專心
→為了即時獲取群里動態(tài),一有時間就刷微信
→為了和剛認識的朋友保持聯(lián)系,不停提醒自己去看他們的簡書或群里發(fā)言
→為了“參加”,而參加每一個活動
今天的晨讀材料是《精要主義》。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怎樣才能利用“精要主義”,讓小灶群陪著自己更好地成長吧!
一、探索
1、「抽離」
為了區(qū)分出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我們要花點時間來探索和思考問題的本質:
我們要得到什么?
相信群里不乏無私的小伙伴存在,希望能為大家多做點貢獻。但是,你得到的越多,能為小灶群付出的就越多——快速吸收,及時應用——才能讓自己和別人都得以最快成長。
所以,不要害羞。準備好足夠長的時間,打開手機的飛行模式,運用紙和筆也好、思維導圖也好,認真想一下這個問題,記下來。
當微信聊天背景圖就更好了。
我們想到的情況越多,對自己的掌握就越大。
2、「提煉本質」
把小灶群對自己的各方面影響、時間占用情況,和自己預計的比較,是不是會發(fā)現(xiàn),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在不必要的地方:
→想鍛煉思維能力,卻沉迷于聊天
→想開闊視野,卻花了太多時間在寫每天的晨讀和話題上
→想讓自己的生活更高效,卻有了看到灶群的“小紅點”必須點開的強迫癥
不舉例了,這跟文章開頭借出的情況是相匹配的。
如果讓“獲取小灶群的一切動向”,成為你這段時間最重要的事,建議你當班長。
班長不就是這樣的角色嘛,一邊努力從大家的角度考慮,一邊要么以身作則帶著大家跑,要么愿意在大家身后默默地支持。
不管怎么樣,要得到大家的支持,肯定是為群友付出最多的人。
話說回來,有了第一步的充分探索之后,對著自己的那些想法,再問,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只能有一個答案。這里要下狠手,因為還不是發(fā)散的時候。
像刀兒,對未來有展望。想象中“成功”的自己是:研究生能成功轉專業(yè)考上同濟,并且在大學期間學會利用寫作養(yǎng)活自己。
所以小灶群對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寫每日晨讀——這相當于拓展自我意識的界限、從別人的角度想自己的文字,同時還鍛煉思維能力。
反思到現(xiàn)在,做了個決定,以后群友艾特我,時間隔太久而且只是夸我(咳)或者客氣的,就不回了。
在這里先說一句。很高興你能欣賞我,但是就不占用大家時間看我客套了…
喜歡的話,直接加微信啊!
二、排除
1、「拒絕」
你要學會優(yōu)雅地拒絕灶群對你的潛在誘惑。
另一方面,要是灶群有新朋友對你提出了占用你時間且不很合理的要求,盡快拒絕。拒絕得越快,別人越會相信你的魄力。
如果你愿意花時間幫助的話,就是被動用真心換朋友。
不過,真正合得來的朋友,至少應該是會尊重你的時間和精力的。
2、「止損」
灶群里的“沉沒成本”有哪些?
→對你無用的聊天
→無法啟發(fā)你的晨讀感悟
→能力不足以參加的各種比賽或機會(合理預估自己的成長程度和時間安排之下)
它們或多或少能讓你有所收獲,但是一定不多。
如果你已經(jīng)快養(yǎng)成把注意力花在這些事上的習慣,快點停下!
三、執(zhí)行
1、「準備」
你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就要計算好為了達成目的,一天到底要花多少時間在灶群相關的東西上。
建議先把在灶群上的時間安排打包好。如果拆成碎片,會讓你無時不刻都牽掛著手機。
再拿自己舉例。寫一篇這樣的晨讀需要:
先把內(nèi)容做成長圖打印出來,然后貼本子上劃重點→15min
在備忘錄里,對著框架和重點寫內(nèi)容和聯(lián)想→45~120min
復制到簡書上,加上格式→8min
之后看反饋,再順便看之前的內(nèi)容→30min
所以一天下來,要兩到三小時。
所以為了保證能十一點準時睡,我應該最晚晚上九點開始寫。(然而就是在寫之前,沒理清過這些問題,所以今天又寫到十二點過后…)
2、「薄弱環(huán)節(jié)」
接下來整理一下針對各種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方法:
①動不動就想看手機刷動態(tài)
→專注前開forest
→想想更重要的事
→默念,“看書能讓我更受歡迎”
→寫好晨讀再開
②一不小心花了太多時間
→定個鬧鐘
→制定懲罰措施
③晨讀寫不下去,想放棄
→默念,“出軌只有0次和10000次”
→不寫,之后寫的也會依然沒價值
→不用心用腦,之后寫的也會依然沒人看
你說,你寫不寫?
④研究新的思維工具(像思維導圖)太難
→花錢買個好點的app
→先玩?zhèn)€10分鐘再用
3、「養(yǎng)成常規(guī)」
也許一開始你會探索很多新方法,后面你一定能發(fā)現(xiàn)最適合自己用的。
就比如一開始晨讀對我來說,也很難寫出什么有用的東西。后來買了臺咕咕機,每天的思考前工作流程就很簡單了,思考起來也比較有針對性。
如果你探索夠了畫畫、思維導圖、寫文章等方法,想想你用的最順手的是哪種?
而且找到了還不算,還要進一步思考,為了順利畫畫你要用什么筆、還有最順手的思維導圖app、最適應的寫作環(huán)境。
生活中也是。經(jīng)常打開手機看微信是不是有新消息,還不如你定個時間再打開。這有助于你注意力集中,過好當下。
加入小灶群,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給原來的生活添亂的。
一起把你的“小灶生活”精簡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