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置身于工作、家庭和各種關系中,腳步不知不覺就變得匆忙起來。對成長和幸福的殷切期望,既給了我們努力生活的動力,又是引起壓力和浮躁的一個因素。當你感覺到心情的起伏不定和煩躁不安時,是沒辦法去很好的完成一些任務的。
這個時候,深呼吸,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微笑,告訴自己,慢慢來,不要急,內心的平靜和篤定,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享受沿途的風景。
01
你會不會感覺到時間不是過得太快,就是過得太慢?舉個例子,今天給自己列了幾項任務:學英語,練字,學習財務知識,讀書并寫讀書筆記。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發現學英語這一項就包括了閱讀材料、查字典、把單詞寫在單詞本上、背單詞和短語、句子。我光是查字典和記下就花了2個小時,又要分幾次每次花20—30分鐘來重復記憶。看似簡單的任務,執行起來就特別耗費時間。我開始讀英文原版書有一個月了,現在才看了50頁。每天一到晚上就會發現,今天除了吃飯和睡覺散步坐享等必要活動,也沒有休息,但是任務還是沒有做完。每到這時就會沮喪地感嘆,時間過得好快,我有好多事情都沒有做。
另一個例子是,定了鬧鐘準備站樁30分鐘。站的兩臂發酸,會一直想,怎么還沒有到30分鐘啊,現在過了多久了,還有多久才能結束?在等待的場景中,時間總是過得很慢。
這是兩種不同狀態下互相矛盾的感受,都體現著我們急于求成和想走捷徑、少受痛苦的心理需求。
偏偏重要的事情都是需要耐心長期堅持的。
于是,在向遙遠的未來展望了一下,發現這事情的意義和價值值得我慢慢來去做相當長的時間之后,心就沉淀下來了。不管多么龐大的任務,就這樣慢慢的,不急不躁的,一點點拆解開來逐日精進,在時間的作用下,到了應該的時候,就會成就。然后我就會達成自己所設定的目標。
02
如果方向是正確的,那么不怕多花些時間。
在“武志紅的心理學課”專欄中,有學員講述了自己的心理問題,分析了原因,問老師怎么打破現狀,獲得新生。老師的回答是:慢慢來。
心理的療愈和身體的療愈都是需要時間的作用。一句“慢慢來”,讓我們接納當前時空中的自己,而只有全身心投入當下,未來才有可能改變。一直試著掙脫當下的不完美,結果可想而知,會一直局限于現在,不能獲得解脫。而且,完美永不存在。去追尋不存在的東西,人會變得無比脆弱,越來越退縮。
慢慢來,我們永遠都可以做得更好,今天比昨天好,未來比現在好,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法去做正確的事情。
暫時沒有發現好的方法,或者說我不夠聰明,那么只要長期堅持投入時間,不去給自己設定一個期限(因為我們總是會高估自己而低估事情完成需要的時間)也能取得想要的效果。
在學英語這件事情上,我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背單詞和句子的速度突然之間有了明顯的提升,甚至看英語電影沒有字幕也突然能聽懂大部分。如果沒有在學校十幾年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沒有我這一個多月的每日投入,我根本不會取得進步。
篤信自己的堅持一定會帶來許多收獲和驚喜。即使我走的比較慢,又有什么關系呢?
03
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油鹽醬醋。在生活中,我們被大量瑣事所牽絆,比方說不得不應付的考試,不得不維系的關系,不得不處理的各種意外和突發事件。這都牽絆著我們不可能總是向著理想全力沖刺。期盼長久的熱情和活力總是不太現實的。現實就是不那么美好的。但是人仍然可以選擇用樂觀向上的態度來面對一切。耐心就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內心強大的人,往往都是有耐心、有信心慢慢來的人。人的內心改變了,他看到的世界就改變了。
在紛繁復雜的人生中,耐心讓我們可以更包容,也有更多的心情去享受生活。生活有時就是慢慢去品出真味,慢慢過出聲色。狼吞虎咽、一氣呵成反而是一種浪費了。
04
耐心不是天生有,人人皆須磨礪來。
耐心這種東西,一旦打開了心智,加以不斷地練習,也是愈來愈多越來越強大,不知不覺就變成了自己操作系統里一個順手的工具。感謝生命讓我在兩次懷孕的過程中體會到由急躁易怒到平和面對的心態轉變,感謝身邊的家人和線上的老師打開了我的心智,讓我能夠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和生活,能夠接受時間和命運的安排,和時間做朋友而不是賽跑。然而我的耐心還不夠,還不能全然地平和地面對生活中的事情,仍需要多加練習。
每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耐心:一旦看到長期堅持所帶來的效果,就會更容易繼續堅持下去。
設定一個對自己來說有意義、有價值的長期目標,比方說:健身、儲蓄、學英語等,每日精進,你會看到外在的變化和內在的變化。你會成為更好的更有耐心的自己。
慢慢來,好的事情,好的自己總是值得去等待出現的。所以,我愿意和你一起慢慢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看見更好的彼此和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