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從興起,到蓬勃的發展,經歷了三年時間了,現在的市場已經眾彩紛呈,已經脫離了開始階段的“一膜天下”,當然,還沒有真正的離開易消品的范疇。
我不知道國外的消費和賺錢模式,但在我看來,在咱們中國,依然有很多人追捧快餐經濟,短平快依然是很多人喜歡的節奏,很多人不會去考慮長足的發展,能賺錢的就是王道。
所以在微商的市場中,短短的兩年時間,有多少人從草莽重生的荊棘中走出來,然后又陷身于草莽,這已經不見得奇怪了。
我始終堅持的理解就是:微商不是營利模式,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在娛樂中將一切機會變現,在變現中愉快的生活,這才應該是微商的本質,以及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
我看過太多的微商團隊,除了每天曬收入每天曬招到代理,似乎都成了神仙,在他們的24小時中,不用吃飯,不用喝水,當然,究竟做的如何他們心里是最清楚的。
一個健康的團隊,在開始組建的時候應該是最辛苦的,特別是團隊人數不到100人的時候,那就是黎明前的黑夜,是冰冷而且寂寞的。當團隊發展到100人以上,才能算得上開始起航。越來越壯大,越來越輕松。
而微商,是基于社交的一種社交盈利模式,理應是團隊越大,里面的血液濃度越高,越具吸引力和原始的創造力,以及更高的凝聚力。
然而事實上大多數的團隊不是這樣,大多數的團隊核心主義太強了,團隊的領導人儼然就是小皇帝,一切的一切都是ta說了算。那我想知道的是,在你的團隊里你可以說了算,在外界呢?你的團隊必須是要變現才能生存的,誰來買單?是你團隊外緣的人!
你會覺得越來越累,這就對了!你會覺得壓力越來越大,這就對了!你會覺得稍不小心團隊就會潰散,這就對了!當你個人的意識太強的時候,沒有人繼續會給你買單的,因為你教會了每一個人都要以自己為中心。
這難道不是悲劇嗎?
因為你能做的只是聚集“聽話”的人,讓他們在你設計的軌道上運行,而毫無自創的能力。雖然不是說不可以走得遠,也是可以的。走,有很多的走法,有的人越來越輕松,有的人越來越困乏,你屬于哪一種?
在你的身邊,你真的覺得缺乏產品嗎?你組建的微商圈子真的除了現有的所謂的易耗品,就沒有其他的資源了嗎?錯了,在今天的環境中,中國幅員960萬平方公里,你要什么產品沒有呢,什么季節都有不同的應季產品,你都可以吸納進來的。
也并不是說你沒有發現,你發現了,但這些只是成了你的產品的贈品,沒有把他們推到主力市場上來,沒有利用自己的網絡給自己的伙伴創造價值,因為你心里害怕一旦這些產品沖上主力市場,就會削減你那些易耗品的銷量,就會影響到你的品牌競爭力。
其實,你到底沒有搞明白什么是你的品牌競爭力!你真正的品牌競爭力,不是你賣了多少的產品,而是你讓多少人能夠將自己身邊的資源轉化和變現。現在的微商,大多數已經位于二三線城市了,通訊的發達,讓他們可以更快的獲取訊息,但是他們依然缺乏判斷力,缺乏對市場的掌控能力,你只需要在這個上面滿足他們,你就是品牌,你就一定具備強有力的競爭力!
這樣做,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沒有原來的地位了,似乎每個人都可以說了算!對呀,就是要這樣。
你只是網絡的組織者,而你不是網絡的統帥,你是一只勤勞的蜘蛛,發現那里網破了,你的趕緊修補好,如果你是夠聰明的,你不需要自己動手的。
組建一個團隊,就像一個村子那樣,你就是村長。你想想看,可不可以每家每戶都聽你的?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是你完全可以讓每一戶人家都惦記著你,惦記著你的用心。每一戶人家都是一個利益體,你能給這些利益體提供多少價值,這些利益體就會回報你多少價值,而且是成倍的。
當然你還是可以走原來的老路,以你為中心,讓他們跟著你轉,他們也會給你這種感覺,讓你覺得還有一些榮譽感,只是你會覺得大半年了,團隊的效益沒有提升,大半年了團隊沒見增長,大半年了團隊的培訓依然不能升級,問題在哪?因為他們無法走心,也許根本無法用心。
微商的團隊,做成社群的模式,讓更多的人有自主的決斷力,你只需要在他們的幕后為他們搭建平臺,殊不知趙本山再厲害,離開了春晚很多人就會慢慢的淡忘,是人厲害還是平臺厲害?
你是團隊的領導人,你更加是團隊的服務員,更加是管道的維護師。你需要組建團隊,你更加需要把自己的團隊組建成一個社群。讓這個社群不斷地吸引更多更好的資源參與進來,好好的培養這些資源,團隊就會走上一個良性的循環。
當然,我相信很多人會覺得這是純屬扯淡的文章,沒有任何的指導意義,沒有關系,你就這么想吧,一切結果都是因為你想要才會有的,就像你現在一樣。
花粉匯微商圈,是由一句話創立的為全國自有產品微商建立的一個聯盟組織。旨在整合各方優勢產品,統一推廣,更大可能的降低運營成本。整合各方的客源優勢,為同盟成員增添更多優勢客源,同時自己也在其中獲益。
瞻望未來,花粉匯微商圈將以更優質的產品和更完善的服務,力爭成為中國微商社群中的優秀社群而不斷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