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鴉片戰(zhàn)爭,中國古老的大門被打開,眾多的輝煌燦爛消失在戰(zhàn)火大炮中,而眾多的西方元素一涌而進(jìn),要在這片古老神圣的土地上稱雄稱霸,叫囂著嘲笑著所有的輝煌。隨著時間的流淌,它果真越來越猖狂,以致大部分的國人都只記得外國的好而把曾經(jīng)的珍寶棄之如敝履。《百鳥朝鳳》的嗩吶是其中的一個,而《箭士柳白猿》也是一個。中國的又一瑰寶而消失不見。
其實侯孝賢的《聶隱娘》要比《箭士柳白猿》拍得更好,不過侯孝賢過分注重唐朝的畫風(fēng),以致于聶隱娘的刺客高超武藝被削弱了很多。柳白猿也是一個武藝高超之人,徐浩峰通過對最后一個柳白猿的敘事,展現(xiàn)中國冷兵器時代的箭術(shù),這很好。
(一)沒有過分夸張的藝術(shù)特效。不會有百里穿楊,或者一箭劈人等等這些夸張的畫面。它主要展示的是射箭的力度,無論是柳白猿射在屋梁上的四支象征他身份的箭,還是射死過德誠的箭,其中的力度展示很好。
(二)無論是嗩吶還是古琴還是書法,還是這部電影也是在宣傳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氣。《嗩吶》中的氣指的是德,無論是接班人還是接受嗩吶吹奏的人都必須品德高尚,只有這種純粹的赤字之心才能夠駕馭住這種氣。柳白猿原名雙喜,因為姐姐被地主強奸而瘋狂,強迫做了跳墻和尚,結(jié)果出門遇到第一個人說的名字就是柳白猿,這是他的宿命。西方科技和理性教導(dǎo)人們有詳細(xì)的步驟應(yīng)該怎么去做,就像世界各地的肯德基都是一個味道一樣,因為配料以及比例都是規(guī)范的。但是中國的食物,中國的服裝,中國的箭術(shù)和西方卻迥然不同,它也講究氣。箭術(shù)里面的氣在柳白猿的師父教給他箭術(shù)的過程突出淋漓盡致。只有心直了,刻出來的箭才是直的,也只有身正心正,出門對著的頭像才會正。射箭的時候,不只是你的手,也不只是你的胳膊,它靠的是你的氣。所以柳白猿即使被挑斷了手筋依然破壞不了他的技藝。是否成敗,在于你的氣勢是否被人壓制。柳白猿第二次主持物管正義的時候就再也射不出作為箭術(shù)的那種象征,因為有人壓住了他。而壓住他的是女人,是情愛。這是一種試煉,不過當(dāng)他選擇原諒那個他愛并且欺騙他的女人的時候,他的箭術(shù)更勝一籌了,體現(xiàn)就是最后他打敗了匡一民。
(三)外國最動人的除了愛情別無其他。而在中國則不是,愛情最多只能算做第二動人之物。第一動人之物是“義”,也是儒家所謂的“仁”。柳白猿去幫助二冬是出于仁,他喜歡上月牙紅也是因為有仁心,放棄殺掉月牙紅同樣是因為仁。月牙紅無疑是愛柳白猿的,否則也不會再看到水果鋪子被炸掉一下就暈厥了過去。最后因為柳白猿放棄殺死匡一民,她不得不舍掉自己的愛情繼續(xù)跟著匡一民,因為她認(rèn)為這是她的宿命,但是我想這是她為了報恩還義。我想即使柳白猿知道不殺掉匡一民,月牙紅會離開,他也不會殺害匡一民的。因為就像周星馳所說無敵是多么寂寞,匡一民估計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后的對手。這種義,男人與男人,男人與女人之間同樣奪目。
我愛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即使它在外人看來早已過時。套用《道德經(jīng)》的話就是:“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如今備受推崇的西方精密技藝在古人都是屬于所謂的末枝小道而已。期待中國這種大智慧能夠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