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聽歌的人很多。
? 音樂是一樣神奇的事物,它不受國家、民族、語言的限制,也可以說,它就是一種語言,是一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悲傷的時候我們會哼起悲傷的小曲,高興的時候我們會彈奏歡快的曲調。
? 很多人喜歡聽歌是因為歌詞。嗯,好的的歌詞能真切地打動人。有很多人因為一句歌詞而喜歡一首歌,然后每天循環,循環。對于很多流行歌曲來說,好的歌詞確實最能與聽眾產生共鳴,從而最快達到情感的傳遞。
? 但如果這么想的話,純音樂怎么辦呢?
? 如果一首歌只靠歌詞作為靈魂,為什么世界上還會有人聽純音樂呢?
? 相對流行歌曲來說,聽純音的人確實很少。曾經我是一個除了純音啥也不聽的人,因為沒有喜歡的歌手。當別人問起的喜歡的歌時,我幾乎脫口就是《克羅地亞狂想曲》、《卡農》、《藍色的愛》、《海之女神》。搞得別人一臉懵逼,我和他們完全不在一個世界。
? 和流行歌曲不同的是,純音的靈魂是旋律和節拍。沒有歌詞,就只能從旋律與演奏樂器的搭配入手。這對創作者的要求也變高了,好的純音作品也不會如現在的流行歌曲一樣,泛濫成災。而純音沒有歌詞,不易傳頌,有多少人能唱唱歌不跑調不跑音呢?這就使純音的知名度相對不高。
? 但沒有歌詞,純音所傳達的感情就沒有其它歌曲那么飽滿了?不,一點也不。純音是無詞勝有詞,而純音加了歌詞,反而表達不出它的效果了。
如果說旋律與歌詞是一對伴侶的話,純音樂確實顯得孤獨,它需要靠別的方式充實自己的情感。可是,盡管沒有歌詞,純音樂還是完整的曲子,如果再加上歌詞的話,就顯得贅余了。
? 既然言有盡而意無窮,那為何不直接舍去“言”?剩下的“意”就留給聽者自己去體會吧。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何必硬要強加一種意境在自由的純音樂身上呢?
? 鼓點,節奏,音色,旋律。是它們構成了純音,無詞勝有詞的純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