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正在學習如何做人。”
年前,與一位要好的大學同學一起吃飯時,他突然說了這么一句話。
“我不是突發神經,也不是跟你逗趣解悶。我近期經常在想怎么做人這個問題,到底其中有什么樣的奧秘。為什么有的人無論到哪,都能迅速在身邊聚攏起一幫人,這些人都以他馬首是瞻,總能夠呼風喚雨,什么成績、提升、分房、掙錢,似乎啥好事總能落到他頭上;而有些人看起來也很努力,每天加班加點,上顧不上孝敬老人,下顧不上教育子女,中顧不上善待妻子,辛苦很多年,始終還是最辛苦的那一個,始終距離提拔還有十萬八千里。”
“我最近一直在想,經常請別人吃飯的人是怎么想的?我看他們的工資收入也不是特別高啊,為什么人家看起來花錢就那么暢快呢?”
“還有,你說身邊總有很多人,人家能夠有各種理由主動與其他人聯絡,打電話吹個牛、聊個天,說的都是些沒啥營養的東西,工作都挺忙的,他們哪里來那么多時間啊?”
“還有,現在通訊工具都發達了,以前是短信,現在是微信,一到過年過節,總是有很多人群發短信微信,我感覺挺沒意思的,我以前也群發過,最多也就是在選擇人員時腦子里閃那么一下,其實事后可能到底發給誰都不知道。你說這種群發的短信、微信應該回復嗎?”
“還有啊,有些人在節日,特別是過年的時候給你打一電話,問候一下,拜個年,馬上掛電話,說還要給別人打,這種事你怎么看?”
“其實還有很多啊,你比如說,老實人為什么老是吃虧?現在就連國家都看到了這個問題,十七大之后組織部門都在討論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這馬上都十九大了,咋還是沒有好辦法解決呢?”
在連續提了一堆問題,我都有些快招架不住時,他突然又停下來,自己笑了。趁此機會,我端起酒杯一起干了一口。
“其實吧,最近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我心里也大概有了一些答案。論智商,我覺得自己根本不差,肯定不是一流的,必定咱上的大學也不是一流的,但中等偏上甚至接近一流吧。但沒用啊,說句俗一點的,還是咱的情商有問題。”
說到這里,自己主動端起酒一飲而盡。
“我前期專門百度了一下什么是情商。度娘的解釋: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情商包括認識自身的情緒、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即能調控自己、自我激勵、認知他人的情緒、人際關系的管理。說了這么多,全是給專業人士看的,給那些搞學術的人寫文章用的,我覺得其中有一句話說的很對,情商就是使人能更充分地發揮智商的作用、效果。”
“我以前辦公室的一個領導說:‘誰不希望自己當領導時,身邊圍著一群人,前呼后擁的,那叫成就感,那叫享受,沒有這些,那誰還當官啊。’我當時對這個話特別反感,憑什么啊,我就不巴結你,能咋地。確實沒咋地,問題是周圍的人主動向他示好啊,結果就是啥好事都輪不上我,一到干活的時候找我,吃飯喝酒時帶著我,不帶太明顯啊,但去了之后也不舒服。現在想來,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啊。其實當時只要稍微注意一些,也不至于混成現在這個樣子。”
“我還記得有一次接到一個電話,是當時賣給我愛人和孩子保險的那個人打的,電話一接通,我立馬情緒就不好了,你知道為啥,她說:‘X先生您好,系統提示我,我有3個月沒有跟您聯系了,所以我給您打個電話。’說實話,一聽到這話,我當時心情馬上就不好了,你就一賣保險的,肯定會跟很多人保持聯系,但不要這么說出來好不好,是系統提示你跟我聯系的,雖然咱倆沒啥感情,但通話總是還需要一些情感交流不是嗎?通過這個事,我也更加體會到會說話的重要性,社會上開了各種口才訓練營,還有人專門弄了一套理論,叫人際溝通學。我也對《孟子》里的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了更多體會。”
“我以前單位主要搞人事任免,聽起來權力很大,其實我們就是一個打字員。很多人評價我們,或者說我們自己也這么評價,成好事我們沒啥本事,壞事到還可以發揮點作用。我們底下單位有一個醫院,院長干了很多年,早就超過任職最高年限了,我記得都超好幾年了,始終也沒免職,也不知道啥原因。當時一個同事就開玩笑,說反正咱也不了解這人啥情況,似乎也從來沒見領導提過,不行咱上方案給他免職試試,另一個同事說行,試試就試試,最多有特殊情況,領導再拿下來唄。結果你猜怎么著,那院長免了,那當時我們辦公室真是,那叫什么來著,驚訝掉了一地的下巴。后來我也反思過這個事,不管這個院長與哪一任領導關系好,太過于往上看了,平時見到我們吧,到也挺客氣的,關鍵是他見了誰都挺客氣的啊,而且更關鍵的是他只知道我們是哪個部門的,根本與其中任何一個人都不熟悉,結果還就栽在這上面了。”
“還有個事啊,我聽說前期有個單位搞了一次公開競聘,選拔領導干部,當時的規則聽起來還是挺公平的,每個參加人員都要公開演講,然后所有人民主推薦,你猜結果怎么樣,很多不被看好的人都上去了,導致單位人員私下里議論紛紛。好多人說,既然所有人的前途依靠大家的投票,那踏實干活的人是最吃虧的,你上班把精力用在干工作上,而別人用在串辦公室跟別人吹牛聊天上,那肯定不一樣啊。我覺得吧,這種情況跟你的個人努力、你的個人情商關系稍微小一些,這是社會文化、政策導向的原因。你想啊,不干活或者偷奸耍滑的人,他就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別人聯絡感情,一起吹牛聊天,一起談論下私房話,一起對某件事某個人發表意見,彼此互認自己人,形成一個個小團體。以前社會上不是曾經流傳人生四大鐵嘛: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嫖過娼,一起分過贓。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方式,最不吃虧的方式,就是跟其他人一樣,你吹牛我也聊天,你偷懶我也不干。”
“說了不好的,還有好的。我以前有個同事,他調到別的單位工作了,但還經常性地到我們這轉轉,不定期的邀請大家吃個飯、喝個酒。可能有人還私下嘀咕呢,還不是圖以后有個人什么事好辦點嘛。可你反過來想啊,確實人家這么做帶有功利的成分,但首先說人家實現目的沒有吧,還有啊,干了總比不干強吧,起碼比我強多了。”
“總之吧,我覺得確實要好好反思以前的自己,不能再這么稀里糊涂的了,要學會做人,雖然咱不會做那種八面玲瓏的政客,但適當學習一下人家成功的經驗也是好的,馬上40歲的人了,再不想想,快去八寶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