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可以分為大病、小病;急性病,慢性病;生理疾病,心理疾病;可以治愈的病,絕癥。
生病需要治療,這點毫無疑問。可僅僅吃藥、做手術、康復治療就夠了嗎?這些手段都是以病人為主體出發,他們配合醫生,渴望減輕病痛,繼續活下去。除此之外,他們還需要什么?或者說病人所在的家庭還需要什么?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耐心。
姥姥的糖尿病史有10年之久,同時患有白內障以及其它我不知道名稱的疾病(因為醫生也沒有確診)。剛確診時,并沒有控制血糖。真正意識到疾病的可怕,是從她再也忍受不了疼痛的時候開始。作為家屬,我們也沒有了最初的樂觀。
剛剛有提到,姥姥還有其他疾病,這些年一直在治療,全國的醫院跑遍了,絲毫沒有減輕。每次去她家,三兩句就繞到看病這件事上。她被病痛折磨,求醫無門。這些感受我只能體會十之一二。可看她明知吃那些藥無用,還一碗碗的灌下去,明明腳疼的走不動還要到處求醫問藥,明明那么大年紀了,出遠門還帶著干糧,舍不得花那幾十塊錢,我雖陪著她一步步看病,難言的滋味還是涌上心頭。
生病,最怕的不是藥有多苦,手術有多疼,要花多少錢。最怕的是找不到良醫,疾病對你的折磨以及日復一日的折磨耗盡了你和家人的信心。最后,你有的只是滿身的傷痛和無盡的失望。
當一個人藥石罔效,他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時,也許他不會放棄治療,但他最渴望的,是你別嫌棄他拖累家庭,別嫌他總嘮叨生病的事,更別漠不關心。
每個人的求生意志都會被一星一點的希望點燃,但凡有一點法子,他都不想生病吃藥。所以別老說他病急亂投醫,你明白的他都明白,他只是想要活下去。
不用講道理,就安慰他吧,讓他多開心一陣子比什么都強。他們并不是故意仗著自己是長輩,身體不好就亂發脾氣。
姥姥多次跟我哭訴,她不想這樣,她不想做這些讓人討厭的事,不是她在發脾氣,是多年積累的傷痛、難過把她變的不像她自己。除了聽姥姥發泄的哭喊,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那些話翻來復去說的我都不聽不下去。可我還是要等她平靜下來,繼續給她希望,她需要,我們整個家也需要。
姥姥常說,人活著,不是光為了自己。她活著,也是為了我們,我們攙扶她幫她撐起來,也是為了自己。
寫這篇文,是因為我忘不了姥姥每每發泄后無助的神情。我想把她流著淚說過的話,寫給相似的家庭。逆境中的心態大多如此,多聽聽他們說話吧。唯愿你多些耐心。就像你蹣跚學步,咿呀學語時依賴他們,時光輪回,他們一如曾經的你。經歷過生死苦痛的掙扎,修煉一顆敬畏生命的心,人才活的明白。一切終將消散,而我們能把握的,唯有這僅有一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