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城北住著一個人,名叫可季。可季從小家庭優渥,但是并沒有像其他富人家的孩童一般變成紈绔子弟,而是從小就熱衷學習,喜歡搜集各種類別的資料來閱讀。可季的老師曾經對可季的父親說,這個孩子以后一定會有大出息的。
齊地城北有人曰可季。季衣食無憂,幼時既好學,集天下之書,季之師嘗于季父曰,此子以后必成大器。
在可季二十歲的時候,老師給了他一本書,叫做《炮仗的制作方法》。可季一看到這本書便立即沉迷其中,不放過任何一個白天黑夜的研讀,并且依靠家庭的力量找到了制作炮仗所需要的原料,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并且加以改進,最后,終于成功的研制出新的炮仗。
季弱冠之年,師予書曰《制雷法》。恰投其所好,耕讀其中,不舍晝夜。且集雷之料,屢次制之,錯則改之,雷終成。
這種炮仗威力很大,可季拿去城外山上實驗,頓時就把山炸開了。
季之雷威力甚大,城外山遇之則開。
齊國的人們都把這種炸藥拿去采石頭和架橋,建造房屋,以前一年的工作只需要半年就可以完成,人們都把可季研制的炮仗叫做“雷王”。
齊人以雷采石架橋,工時及前半而余。齊人皆稱雷王。
城南住著一個人叫做臺迪,年輕時候就失去了母親,一直和父親生活。有一次臺迪和父親進山砍柴的時候,遇到一只惡狼在對著一只猴子呲牙裂嘴。臺迪看見了,就用木棒趕走了狼,猴子見了,高興的跳到臺迪的背上。父親說,既然這樣,那你就帶回家去吧。
城南有人曰臺迪,年幼喪母與父同居。迪同父樵之,見一狼欲食一猴,迪以棒嚇之,狼奔而去,猴躍至迪背,父曰,此猴可飼之。
等到回到家中,臺迪發現猴子很通人性。以前母親不在沒有人打掃庭院,猴子就打掃了起來。臺迪很高興,說是救了天上的神仙。
及家,迪見猴通人性。除塵打水,與其母無異,迪大喜,以為神。
晚上的時候,猴子突然叫了起來,鄰居們紛紛都點上了燈。臺迪隔壁鄰居發現家里有小偷,便一起扭送到了官府。鄉民都說很神奇。
夜深猴吠,鄰人挑燈細看,梁上君子未能逃,便送至府衙。鄰人皆稱奇。
臺迪平時會講一些禮義仁智信給猴子聽,猴子平日都在街上隨意走動,看到哪家雞下完蛋了,會撿起來放在主人桌子上。下雨的時候還會替人收衣服。鄉民都很喜歡它。
迪或以經教猴。鄰人多喜之。
齊國的人常說,天下的才能總共有一石那么多,可季占了四斗,臺迪占了四斗,剩下的人占了兩斗。
齊人曰,天下之才有一石之才,季占四斗,迪占四斗,天下之人卻分兩斗。
可季聽見了,有些不高興。想到臺迪的功勞沒有自己的大,但是要和自己平分八斗的才能,心里感到很難過。
季聞之稍有慍色。迪之功不若己,與己分八斗之才,悲夫。
有一天,可季在街上遇到臺迪。就對他說到,聽說先生的猴子能通人性,懂禮儀,但不知道和我的雷王比起來誰對鄉民的功勞大啊。
季與迪遇之市集,對曰,先生之猴通人性,明禮儀,卻不知與雷王之功孰大。
臺迪笑著對可季說,我倆可以比一比。
迪曰,可比之。
這個時候城外愚公說道 ,剛好我屋前有兩座大山需要搬開,你們兩個可以比比。
城外愚公曰,太行王屋二山可取,可比之。
可季和臺迪都說可以。鄉民們大驚失色,可季使用雷王就可以炸開山,臺迪的猴子怎么辦呢。
季迪皆曰然,齊人奇之。季搬山以雷王,猴作何法。
第二天,人們都來到了兩座山前面,可季指著其中一座說,王屋山就算我的吧,看誰能把山先搬開。于是可季就在山上放了兩個雷王,但是看臺迪,卻坐著在喝茶水。
次日,季曰,余取王屋。便以雷王布,迪卻徐茗。
可季準備完畢了,對臺迪說,現在可以開始了嗎?臺迪說,可以。于是可季點燃了引線。卻看臺迪卻站著不動,猴子也不見了蹤影。過了一會,聽到了一身巨響,卻是太行山被炸的不見了。
及季布畢,曰,可否。迪曰然,季燃其線,迪靜立,不見其后。忽如迅雷奔來耳邊,王屋不動。
鄉民們都很驚奇,可季也覺得很奇怪。這時,臺迪笑著說,我讓猴子吧雷王抬到了太行山上,所以我沒有費什么力氣就把太行山搬走了。可季聽完,對臺迪說,天下這一石的才能,都應該歸先生你所有啊。鄉民們都說猴子很有本事,都賽過雷王了。
齊人與季更奇之,迪笑曰,猴取雷王于太行,故太行取之。季聽聞,曰,先生可占天下一石之才。齊人稱猴聰明,賽雷矣。
后來,人們每次遇到很驚奇的事情,都會下意識的說一聲:
后人遇奇事,盡稱:
猴賽雷啊!
猴賽雷!
真的好犀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