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志愿者的這個月

正如俊雅所說的,付出總是與回報成正比,深度參與才能深度學習。總體上來說這個月在做志愿者的服務工作的同時,更多的是發現自己真的也從中學到了很多,可以說這一個月是我在不斷的發現大家的亮點,在主動學習和縮小自己差距的一個月,其實我自己受益最多,所以謝謝大家,認識你們真好!

第一部分:向值月小組學習

向俊雅學習。不管是俊雅對于值月小組的日常管理,還是班級管理和活動組織,都讓我看到自己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地方,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有提升。特別是在管理方面,我感覺俊雅考慮問題真的很全面和有遠見,就拿值班小組例會來說,從會前主題的確定到會議議程和進度的把控以及會議總結記錄都很到位,這個我真的佩服和自嘆不足,段位差距太大。就拿我現在的工作來說,雖在一個小國企的管理崗位上,真的感覺自己毫無章法,就事論事處理問題估計還勉強可以,但論管理的能力和素養真的太欠缺了,想法的遠見性和全局把控感真的太差,在管理和溝通方面我以后要多向俊雅取經了,能夠結識你真的挺幸運的。

向志愿者學習。很幸福能夠和大家同處在值月小組,盡管在我們討論問題的時候,有過意見不一致,有過爭論,但目的都是更好服務我們6班這個大家庭。思想與觀點的碰撞中讓我看到大家的各自優勢以及處事風格,從這種深度交流中我也受益不少,比如其中有瑋瑛的行動迅速和不臉精神,計林的處事低調與嚴謹,慶炬的獨特看問題角度及精彩評論,還有其他自愿者的優勢在此不一一列述,都讓我對比自身,找到不足和差距,認清自己需要提升的方向。比如我就是那種比較被動,害怕自己表現不好,太愛面子,太怕丟臉,總想等事情自己做的比較好或是自己感覺比較確定的時候再去行動,有一點完美主義傾向,這一點我要向瑋瑛學習。還有我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其實有時候都有點急躁,造成有些事情的處理考慮問題不夠全面,遇事容易慌和急,這一點要向計林學習,感覺她是處事很有自己計劃和想法的人,比較沉穩。總之大家讓我看到能夠學習的地方有很多,感謝大家,讓我看到我改進的方向。

我最想說的還是感謝這一個月大家的陪伴,很榮幸這個月能夠和大家有深度鏈接,后面我們繼續相伴走7年。我們這個值月小組以后無論誰擔任值月生,除了下個月瑋瑛的按規矩不能連續申請,我都愿意繼續和你們合作,隨時準備當志愿者。

第二部分:志愿者工作總結

對這一個月的志愿者工作,我想總結下我在服務6組12名戰友過程中產生的思考和感悟(毛忠在我組,我感覺他作為志愿者表現也挺積極主動的,所以我把精力主要放在其他11位同學身上,毛忠不要生氣哦,我有的一點小偏心),以小見大,以供以后值月小組參考。

第一:怎么沒回復我?

這是第一周的事情,我清楚的記得我編輯好了請組員反饋意見或建議的信息,在我群發后,一天過去了我只收到了6位戰友的反饋,其中有1位戰友說忙稍后回復,有1位僅是回復了收到,4位戰友是給了具體的建議,我收到后都明確回復他們我會轉交值月小組。說實話看到這樣的反饋情況,我其實蠻焦慮的,我在想是不是我的溝通方式有問題?我的表述有問題?總之就是挺不安的。

后來我也在想大家不回復的原因,我想可能有幾種,一種是確實忙沒看到,一種是暫時提不出意見和建議,我也在想我發出那條信息的表述方式也不太好,我其實應該明確兩點:1、回復的時間節點,比如說收到信息請在兩日內回復我;2、回復的方式,即針對這種情況是分兩種類型的,一種是暫時無建議,可以直接回復無,第一種是有建議直接回復建議的內容,再有就是回復的渠道,比如可以向班長、值月生或志愿者反饋。這些我都沒說具體和明確,當然收到的回復也不明確了,這一點是我做的不好。

這一件事我的思考是,今后值月小組在遇到要組員反饋信息的時候,發出去的信息應該是有明確的回復時間節點和回復的方式。

第二:為什么要評論戰友作業?

第一周我在統計的時候發現有些同學沒收到評論也沒發出評論,還有同學不知道怎么查看是否收到評價,且整體評論情況也不是很積極。針對這個情況,我在第一周作業雨結束后,把第6組收到的評論匯總做了個思維導圖發每一組員,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大家看到還是有很多戰友在評論他人的,二是讓大家看到我在關注評論。一旦知道有人在默默關注著,那就更有動力堅持評論了。對于這點我自己就深有感觸,一旦收到戰友評論后,我就會再去審視下自己的文章,開始寫的時候也意識到自己不能草草了事,而是要認真對待,不然怎么對得起戰友們的用心評論。對于剛開始寫作的我們,主動性和自律性都有欠缺,來自群體和同伴的支持與關注,會給予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我們積極主動的給予他人評論,并獲得他人的反饋,這種良性互動,可以助我們與戰友構建深度鏈接,這是個相關支持和促進的過程,所以建議大家積極主動的互評吧。

這一件事我的思考是,對于評論的完成情況真的是要嚴格監督,特別要關注那些沒有及時給予評論的同學,找到原因,督促完成,幫助大家養成每次都完成評論的習慣。我的做法是,發現有沒完成評價的同學,我會先在群聊里面定位找到組員的作業,截圖發組員(主要為了讓組員清楚看到上下樓是誰),并把上下樓的作業鏈接發他,并請他及時評論上下樓作業。

第三:如何面對有人退群?

還記得當時入群的初衷嗎?一個月之后,當初的熱情消退,有沒思考下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還在嗎?有沒動搖過,有沒要退群的想法?我相信大部分戰友當初進群的目標都是明確,堅持下去的動力依然在,不會輕言放棄。

記得4月20日有人退群了,當時作為值月小組成員的我,也在想是不是我們哪里做的不夠好了?當看到戰友劉言君安慰班長的一句話:我們只選擇,不培養,不強求。這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淘汰,價值觀一致的人總會被選擇出來。當時有些許釋然,對呀,我們怎么能夠強求別人一定要堅持下去呢?價值觀相同的戰友自然會通過時間的選擇作用沉淀下來。

這一件事我的思考是,對于每組的組員,其實做個了解然后歸個類,那種是比較穩定不需要操心的,這種平時溝通可以減少,對于那些從作業或評論中明顯感覺可能動搖的,要重點關注。但是也有限度,后續還是如此的話,那就順其自然,不要勉強了。

最后,感謝6組小伙伴們這一個月對我的支持,期待今后我們還能有深度鏈接的機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