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事去嘉興出差,帶回來很多當地的肉粽子,送我很多。下班時,加上電腦,我要帶很多東西回家,實在沒有勇氣擠高峰期的地鐵,好不容易上了一輛出租車,我告訴他我去哪里。
“我是新手,不知道地址”,他回答。
“你可以用導航呀。”
“玩不轉。”
“那好,我給你指路,先上中環,然后在某某路口下,左轉,大概半小時到”。“要不你還是換輛車吧。”
我馬上就火大了:“你這是拒載,這是出租車最起碼的底線,我今天也不投訴你,你必須載我回家”。我當時想,這么多東西,我什么時候才能打到車呀,當時都7點了,我八點約好的還有事情。
“你怎么脾氣這么不好呀?我真不知道路。”
我:“你不知道路,我知道路,我告訴你怎么走。還有你作為出租車司機,最起碼的職業操守就是把客人安全載到家,你都不會,你當什么司機呀。既然你當司機,導航你不會,你不會學呀,我現在就教你。我都說了,你不知道路,我告訴你。你要謝謝我,我今天告訴你一條路怎么走,你下次就知道了”。
“我講不過你,那走錯了你不要怪我。”
“你走吧,如果按我說的走,走錯了,錢照付你。“就這樣把我載回家了。
在路上,這師傅還沒眼色地說:姑娘,你這么厲害,誰要娶了你,還不倒霉。
我哭笑不得:你今天拒載,我可以投訴你。現在你對客人說話沒有禮貌,我也可以投訴你。你哪個出租車公司的呀,你們公司的培訓不合格。
我下了車笑了,我都快三十歲的人了,還和小孩一樣,當時下車再等一輛唄。吵架本身不重要,關鍵是我為什么會生氣?他肯定觸動了我內心的某一個點。憤怒,不是壞事情。每次發脾氣的時候,過后都要反思為什么和別人吵架?能夠觸動我的點很少,沒幾個,但基本是一樣的情況。
2.
一個朋友,她是工作后考得研究生,今年研一,正在準備發表論文。給我打電話,想讓我幫著處理問卷數據。我大致看了一下發現用的處理方法挺簡單的,我電腦上SPSS已經卸載了,我就告訴她,一步步怎么處理,還給她發了可以參考的教材。
她一看,“這么麻煩,你幫我弄吧”。
我一聽就火大了:“你的論文,我教你,你不學,我憑什么幫你弄呢?”
她:你脾氣不好,你找一個人教我吧,我記得之前你帶過一個學妹,這方面很厲害。你給我她聯系方式吧。
我聯系了學妹,并且把情況說了,加了一句:只許教方法,不許幫她弄。她聯系上學妹就說,讓她幫忙處理數據。學妹把我的話,傳遞給她了。快把她氣死了,給我發微信,話說的也不好聽。還提到以前對我幫助很大,現在需要我了,我竟然不幫忙。
最后,她自己找了一個人幫她做,但交上的論文,被導師批評了一下午,數據處理弄得很爛。她自己沒有辦法,就去找學妹,一點點學的,自己做好,交給導師,導師非常滿意。她跟學妹說:沒想到也不是很難。自己做完還挺有成就感的。
我沒有告訴她,我們面臨的世界是未知的,這樣的心態做事情,會變得非常被動。為什么你有堅持原則的資本,因為你有能力,有價值。別人需要你,就要按你的原則和標準來,你就不用那么被動的陷入勾心斗角的關系中。
3.
還有一次我去吃飯,服務員上菜不熟練,還有點慢,我還沒有問她為什么。她就說:我是新來的,還是兼職。我當時聽了,就不高興,但也沒有說什么。要是較真,我會直接和店長談談,為什么給我們這桌用一個新的服務員,還是兼職的。
這樣的事情總令我火大,這肯定觸動了我內心什么。我就想起小時候的一些經歷,我爸爸是一個極聰明的人,他告訴我干一件事情,我如果不能很快地領悟,他就會發火,覺得我不用心。有困難自己克服,如果抱怨不會,就要挨訓。
后來,他一讓我干活,我本能的害怕,擔心做不好。這一點對我以后的成長影響很大,很多事情,我經常一開始干不好,但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
這樣從小的成長環境形成了現在的個性。我最討厭別人說我是剛來的,我是新手,我不會等等各種理由,我覺得這都是借口,不會不能學習嗎?為什么因為你的不會,而我要承受這個后果?還有我那個朋友,雖然她以前幫助過我,但是她處理數據,我就覺得我教給你怎么弄呀,你形成這種依賴,你畢業論文還不是我去做。
我是對自己很有要求的人,在給別人一項任務的時候,我怕別人不會做或者出現茫然,我會提前做出一個模板并且word文檔附上步驟,只要你愿意學,我是非常樂意教別人的。
之前,有人問我怎么做簡歷,我就告訴他去參考哪一個模板,哪一個課程,他做好了給我,我告訴她修改意見,她修改以后,我再幫她弄。我喜歡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大概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
4.
我發火其實也是投射,因為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其實我應該不管的,我現在正和自己對話,越來越能接受真實的自我。即使我發了脾氣,也不后悔,也不會怪我爸爸對我的嚴格要求。
通過發脾氣,我拒絕了一次壞的關系,或者拒絕了一個關系向壞的方向發展。理解我的人,就會按照我的原則和我交往,不會觸犯我的底線。不理解我的人,那很好呀,不交往就是了。當然也不能亂發脾氣,發脾氣只針對讓你生氣的那件事,而不是其他人。比如我和出租車司機吵架后,我回家就好了。
發脾氣還能幫助自己認清自己的價值,你要想明白為什么你要發脾氣,你會生氣。這給你傳遞了什么信息,進而讓你去反思自己內心深層次的東西。
最后,以武志紅的一段話來結尾,武志紅說:“我們既需要親密關系也需要保持獨立空間,從而保持住自己的個性和判斷。而憤怒,是保護獨立空間的最有力武器,甚至是唯一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