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村莊,一日被一群惡虎圍了,相鄰的幾村無一個愿意出人打虎,怕死人,卻隔空喊話,愿以原價一半價錢賣其食物,但不包郵,仁至義盡,莫再多言。
村有好事者十人,集結(jié)成隊,在老虎打盹時溜出村去,與鄰村采購食物,帶回村中,售價比平時多出一倍,人們怨聲載道,找到族長,討個說法。
族長思考之余,其妾提議,可把族人今年上繳的修繕村中祠堂之錢,接濟窮人,先讓他們渡過難關(guān),其他買得起的人就先不管。
族長眼珠一怔,隨后眉頭緊皺,摸著太師椅道:使不得,使不得,祖宗的事還是大得多的。
又道:可以祖宗之名,讓好事者按原價出售,在宗族戒條面前,他們豈敢不從。
隔天,便頒布新族規(guī)規(guī)定,不得擅自提價售賣食物。并仗責了十人中的一人。
族人紛紛稱贊族長的英明神武,大街小巷咒罵好事者不計其數(shù)。
好事者苦不堪言,冒死引糧卻無利可圖,還要被罵,紛紛退出,供給匱乏,咒罵者更甚!
好事者中有不堪其辱者,攜一家老小,逃出村去,落入虎口者無數(shù),仍不斷有人逃出,只剩三人為村中婦孺堅守。
三人其一,鵬,其妻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何不像其他好事者一樣帶我娘倆逃出村去。
鵬曰: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死則死矣,不足為懼。
三日,鵬卒。
三十日,村卒。
百年過后,不見其村,只見其石。
名曰:惡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