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RIA便簽讀書法,是在去年@彭小六的一次公開課分享上,沒想到,更進一步的參加拆書幫訓練營,也是源自@彭小六“夢想早讀會”(3月份領讀過《這樣讀書就夠了》)。
拆書幫的RIA讀書法,理念是:閱讀完一本書或書中的片段時,在有所領悟的情況下,及時地和自己的經驗發生聯系,看看這些知識、觀點如何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就是通過閱讀圖書片段,讀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將知識拆為己用。
下面是拆書學習法訓練營的第一次作業。
**【R:閱讀原文】 ** 片段選自《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盡量找出不被侵犯的“圣地"
利用不容易被工作或私事影響的時間最好,例如,如果利用每天開始工作前的時間,就不容易被安排好的事情影響。
當然,我們很難開始就做到最好。經常會發生,“打算早晨七點開始學習,結果沒睡夠而無法集中精神”,“計劃晚上八點閱讀,結果經常被偶發事件影響”等情況,所以,請在實際生活中多方嘗試,如果無法順利進行就改變做法,找到最佳行動模式,并把此模式“嵌入”日常生活當中。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
根據自己的生活、工作模式以及精力狀況,選出適合自己的“圣地”時間,可以是早上的早起時間,也可以是晚上家人入睡后的片刻寧靜。只要自己多次去尋找、去嘗試,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把這個行為“嵌入”自己的生活中,讓它慢慢的變為一種習慣。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
去年在北海出差做項目,因為要對付9月份的建造師考試,自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每天利用早上上班前的時間,學習教材。慢慢地,我可以在55:30之間起床,除了收拾自己、早飯、趕班車的時間外,每天可以有23個番茄鐘的時間用于復習功課。慢慢地,在堅持、放棄、堅持……的不斷折返中,早起的天數越來越多,漸漸地真的成為了一種習慣,無需鬧鐘,到點自然醒來。9月份能夠順利通過考試,早起,利用早起時間看書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家中孩子放學回家,做作業時,看著挺痛苦,作業不多,但是拖拉墨跡,自己玩耍的時間都被拖沒了。利用寒假在家休息這段時間,我把番茄鐘、清單的方法引入給他,也是經過一些波折,現在的他已經很習慣、很自然的使用番茄鐘。作業標準的25分、5分時間段;看電視、打游戲,設定倒計時10/15分鐘……隨著習慣的養成,時間概念已經融入小小的他,相信長大的他,基本上不需要專門的學習“時間管理”了。
**【A2:以后我怎么應用】 **
雖然已經品嘗到了堅持、習慣的甜頭,但是在很多地方,還是需要改進和提高的。
- 現處家中,受到家人們的限制,早起需要顧及的因素變多,但還是習慣在5:30左右起床,只不過,做什么都需要到客廳,不能吵到家人。同時,因這一點,讓自己也產生了安慰情緒,早起的習慣,有些懈怠,需要尋找更加合適的方式。例如:可以慢慢培養自己的早上行為儀式,規劃好早上的一系列行為;把早上需要閱讀的書籍、筆、筆記本等在晚上睡覺前,放入客廳,早上起床,離開臥室后,不需要再返回(基于家里條件限制,書房設在臥室一角);和孩子媽商量,看看還有什么好的方式……
2.堅持鍛煉身體。體育鍛煉,放棄過很多回了,需要重新開始,是否可以先從短時間開始?例如,早起后keep10分鐘,再增加到15分鐘,把每日keep列入早起儀式清單中……
堅持,是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反過來,習慣何嘗不是堅持的最好辦法呢!
讓自己不斷的堅持,努力培養成自己的習慣,繼續進化成自己的能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