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這么一個場景,兩軍交戰前夕,諸葛亮和王朗兩人在陣前對罵,王朗直接被諸葛亮活活罵死了。想來不可思議,怎么一番話就能有這么大的威力呢?只能說諸葛亮的這番話戳中了王司徒的痛點。可見,精準的語言殺傷力不可小覷,它猶如一把利刃,見血封喉,讓人無招架之力。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職場上,語言無處不在,溝通無處不在,人與人之間需要靠不斷的溝通來獲取各種信息。但是,你會溝通嗎?為什么有些時候明明你想表達這個意思,別人偏偏就不明白呢?這其中,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我想,我們可以在尼基.斯坦頓的著作《溝通圣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尼基.斯坦頓,英國作家,他是一位杰出的咨詢顧問,擅長管理、溝通、商業英語、領導以及團隊發展等領域。對于各領域的溝通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在《溝通圣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一書中,尼基.斯坦頓從聽說讀寫等四個方面,全方位的進行了溝通技巧的講解。向人們展示了如何在電話,談話,會議,演講,簡報及寫信,報告等各個領域進行細致的溝通,同時向人們講述了非語言溝通,聆聽,閱讀,視覺溝通以及如何利用視覺輔助工具等來幫助你增進溝通的效率。
接下來,我就從五個方面來聊聊究竟該如何去提升溝通技巧。
01好好說話
溝通是一個過程,從信息的發出者,到信息的接受者,這其中經過了信息的編碼重整,解碼,最后接收并反饋,這其中,任何一個程序出錯,都會導致溝通失敗。
因此,無論是在口頭溝通還是書面溝通中,溝通的本質都是為了讓我們所傳達出去的信息被人所接收,然后理解,緊接著被接受并使對方采取相應的行動或者改變某個行為或者態度。通俗點講,就是好好說話。
說話是一門藝術。可能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說話,多數人反而忽視了說話,想說什么就脫口而出,不加思考,這往往會阻礙你的有效溝通。《溝通圣經》提到好好說話的技巧有兩個,即個人特質和聲音特質,你平時說話是否清晰有條理,是否正確,你說話的態度是否真誠,你是否具有同理心,能夠換位思考,同時還要注意你的聲音特質,聲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是否帶有感情,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與他人的溝通是否成功。
都說女兒是母親的貼心小棉襖。可是,我和母親之間一聊天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經常不歡而散。前陣子,我要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母親聽了后,隨口問了句,你這個朋友在你結婚的時候是跟了禮金的嗎?我當時內心里就有點很不耐煩母親的這個問題,心想,如果我結婚,人家沒有隨過禮,他也不會邀請我參加,禮尚往來,難道都不懂嗎?于是,我脫口而出;“我又不是傻瓜,難不成我結婚他沒隨禮,我也去去參加他的婚禮嗎?”言下之意,嫌母親多此一問了。沒想到,母親當即就不高興了,說我跟她講話語氣不好,她不過就想跟我聊聊而已。事后,我仔細回想了一下,確實,當時我說話的語氣挺不耐煩的,內心也很排斥跟母親講述這個無聊的問題,我的語調不知不覺中泄露了我的情緒,所以,母親很不高興。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我換種說法,不要用這種反問式的語氣,可能就避免了后面的不愉快。
在與他人面對面溝通之時,請時刻記住:“無論你說的話在字面上是什么意思,你的語調和表情往往會泄露你真正的想法”!
02學會傾聽
溝通的成功要素之二就是做一個良好的傾聽者。在溝通的四大目標中,第一大目標就是信息被接收,信息的接收需要你學會傾聽。所以,如果你沒有良好的傾聽能力,又如何能作出正確的反饋呢?
當老師的人可能都有這樣一種體驗,明明班級里面三四十個孩子,同樣的一個老師,同樣的一節課,同樣的內容,為什么有的孩子就可以掌握的好,有的孩子就掌握的差,這里面就涉及到了傾聽的問題,你有沒有在傾聽,你的傾聽效果如何?網絡上有一個段子是這樣形容學生在上課時傾聽的效果:老師以4G的速度講,學霸以wifi的速度聽,學神以3G的速度記,有的學生以2G的速度瞅,有的學生聽著聽著掉線了,有的學生壓根沒開數據連接,還有的學生一直飛行模式,甚至有的學生一上課就自動關機了。這個段子是相當形象的說明了傾聽的重要性。
在《溝通圣經》里,提到了增進傾聽方法的十大技巧:
你是一名合格的傾聽者嗎?對照以上十點,仔細思考,你在跟別人說話時,是如何傾聽的,會不會抓重點,會不會插話,會不會因為對某個人有偏見或者對某件事有看法而拒絕傾聽呢?如果有,那么從現在開始,學著改變,你會發現你的傾聽技能又提升了一步。
03察言觀色
無論是口頭溝通還是書面溝通,都伴隨著著語言溝通和非語言的溝通,所以在關注語言溝通的時候,千萬不要忽視了非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包括沉默的語言,時間的語言,肢體語言以及在書面溝通中所出現的圖形表格等各類非語言信息。請記住,如果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存在矛盾,那么請留心非語言信息所傳達出來的意義,這往往才是說話者真正的意圖。所以,學會“察言觀色”,能為你在溝通中占取先機。
在溝通過程中,沉默有時反而更有力量。還是拿教師來舉個例子,教師在上課時,有時學生會過度興奮而安靜不下來,這樣的場面,往往教師喊破嗓子學生都無法快速安靜下來。但是當教師沉默著,用眼神嚴厲地掃視四周,一段時間之后,課堂就會安靜下來。這個就是非語言信息所傳達出來的意圖,有時比說話更有效果。因此,要想高效溝通,一定要學會讀懂非語言信息。
同樣地,在書面溝通中,由于對話者不是面對面地交談,所以,我們無法通過表情,肢體語言等來判斷對方的溝通意圖,但是我們要學會尋找非語言信息,準確地讀懂對方的溝通意圖。比如,在會議上、各種報告會或者培訓會上,主講者往往會利用電子白板,投影儀等等來輔助溝通,展示一些他需要重點講述的內容,圖表等,那么我們要學會通過這些輔助工具來讀懂各種關鍵信息,這能幫你快速地理解溝通的關鍵性問題。
04高效閱讀
書面溝通在我們的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一些職場人士,可能每天需要通過處理大量的書面文件來進行溝通,不少企業甚至通過郵件來進行日常溝通的。那么如何快速的通過閱讀這些文件來獲取關鍵信息并進行有效的溝通呢?這就需要我們進行高效率閱讀。
在《溝通圣經》一書中,尼基.斯坦頓著重提到了如何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的問題。大多數人囿于學生時代讀書的習慣,喜歡逐字逐句讀書。實際上,這不利于我們理解文中的內容,同時也降低了我們的閱讀速度。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快速閱讀,學會看資料,而非讀資料。
針對提升閱讀速度,他提出了瀏覽和略讀兩種方法。首先,學會分辨給信息并進行歸類,信息分為必要的,有用的,以及不重要的,然后針對信息的重要程度,選擇瀏覽,略讀或是精讀。
瀏覽,即瀏覽序言,目錄,大小標題。段落首尾句等來了解資料的大致結構和內容,通過瀏覽可以確定需要重點閱讀的部分,然后選擇適當時機進行細讀。
略讀,即讀文章章節的首末段,段首第一句話以及段落中標志性詞句,轉折性詞句等來了解文章大意。為了略讀更有效率,他又提出了略讀七法則。
他提出的略讀七法則對于提高閱讀速度有著重要的意義。
與此同時,為了提高閱讀效率,他還提出了一個SQ3R閱讀法。
通過這個法則,你的閱讀效率會大大的提升。
05精準輸出
我們知道成功的溝通取決于信息的發送和傳達準確性,要想高效溝通,就要做到精準的輸出,書面溝通中尤其如此。只有精準地輸出,才能得到正確的反饋。有效的溝通包含五大方面,溝通的目的,溝通的對象,溝通的地點,溝通的內容,溝通的方式。基于這五個方面,在溝通之前我們要好好考慮,做好計劃。
在《溝通圣經》中,尼基.斯坦頓提及了計劃溝通的七個步驟:
1.寫下溝通目的。
2.收集信息。
3.信息分類。
4.決定順序。
5.制作大綱。
6.攥寫初稿。
7.編輯初稿并完稿。
無論何種方式的溝通,只有目的明確,條理分明,簡單清晰,才能一擊即中,讓對方準確接收到你所發出的信息并作出正確的反應。
--------------------------------------------------------------------------------
人類之所以比其他動物要高級,就是因為人類創造了語言,并學會運用語言。通過語言,人與人之間實現了精神層面的溝通。好好說話,很簡單,但也很難。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精準的語言讓你的溝通更高效,同時也為你的人際交往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