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了,學生都陸續放假回家了,這幾天,同事們見面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回來了嗎?如果得到的是已經回來的回答,就會在心里計算自己孩子回家的日期。這樣問的和被問的同事都是孩子去上大學了。
是呀,將近二十年的時光,孩子一直是在自己身邊長大,幾乎沒有離開過自己。孩子考上大學,出外讀書,是向社會邁出的第一步,就像離巢的鳥兒一樣,第一次伸展雙翅飛向未知。作為父母,心頭怎么能不牽掛呢?
最近幾乎想天天打電話給女兒,問什么時候放假,什么時候回家。看到別人家兒女歸來,我就更有點心慌了。但又怕打擾女兒學習考試,就忍著不去打電話。看著身旁的同事,一個個都接回了孩子,我也終于忍不住,打通了女兒的電話。終于得到了女兒確定的回答:23號考試完,訂了24號上午10點回家的車票。我才長舒了一口氣,接著就是一大通的叮囑要多帶衣服了,路上要注意安全……直到女兒說:“好好,我都記著了,您放心吧!”我才停止自己的嘮叨。
下面就是開始為女兒的回家忙碌了,其實沒有什么可忙的,可是我還是一遍又一遍的去整理女兒的房間、床鋪,想著女兒回來做什么好吃的等等,林林總總,反反復復,老公說我有點神經質。
今天就是24號了,臘月初八,睜開眼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女兒今天就要回來了,反倒把臘八節給忘了。
匆匆忙忙上完兩節課,一看時間,已經十點多一點了,女兒坐上車了沒有,東西都帶齊了嗎?在這胡思亂想還不如打電話問問呢,說打就打,結果鈴聲響了好久,回復的是:對不起,你撥打的電話暫時無人接聽,請稍后再撥。可能是上車吧,聽不到電話聲音,正想著,“叮鈴”短信聲音,打開一看,女兒的信息:“媽媽我坐上車了不好打電話,我就不給你打了,我大概一點到,我先睡一會,媽媽先上課吧。”好吧,她在車上坐著還不好打電話?這是什么鬼理由,但也只有這樣了,算算時間,女兒來到時還不上課,還有時間去接,就回信息:“好,快來到就打電話,我去接你。”
回想自己上學時那種想家時,歸心似箭的心情,在女兒身上好像看不到。好像當時的媽媽也沒有我現在的嘮叨吧!
也許是我的風箏線牽得太緊,也許是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十八歲的女兒更渴望外面的世界!
每當看到網絡上那些負面的信息:哪哪的女大學生失聯了,哪哪的女大學生被騙了,哪哪的大學生怎么怎么了。我就忍不住想給女兒打電話叮囑一番,但又怕女兒草木皆兵,厭倦了這個社會,就有選擇的給女兒發一些鏈接。有時我會給同事抱怨,女兒長大了,我怎么比她小時候還要操心呀!
鳥兒總有離巢的一天,父母不能一輩子守候著孩子,她要成長,要獨立,要自己去面對世界,面對社會,我不能總是“牽”著不放。什么道理都知道的我,還是放不下那份“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