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數競賽類的綜藝節目一樣,綜藝《這就是街舞》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冠軍。
明星隊長如果可以帶領隊伍獲得冠軍,說明他在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上,有很大的造化。
通俗點的說,就是明星隊長看人的眼光長遠且“毒到”。
別驚訝,雙引號里的內容沒有錯字,我只是想表達隊長的眼光很犀利罷了。
我們都知道,街舞表演,是不可能作為一個單獨的show放在一個晚會上。
為了更好的視聽覺體驗,一般會選擇唱跳結合的方式呈現。
那么參加這種街舞競爭節目的意義是什么呢?
名氣幾乎決定了dancer的職業生涯的高度,所以與賽的人員,大多是為了更多的知名度和曝光度而來。
注意我這里說的是更多。
因為像黃景行、楊文昊、胡浩亮、韓宇等dance,他們本來就很有名氣,此處他們參加“這就是街舞”,真的只是玩玩而已的。
隊長和隊員的關系,就變成了一場各取所需的“游戲”。
豆瓣上有大神說,隊長的作用相當于節目的制作人,或者說是選手的合伙人。
隊長把這些有實力的選手挑出來并且包裝、打造后推向大眾,給他們平臺,給他們流量,給他們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
小豬一開始就get到了隊員們的需要的,所以他擔任隊長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奪冠。
游戲的伊始,四字弟弟貌似就沒能明白自己身為隊長在節目中的作用。
他以為他參加的是舞蹈界的“我是歌手”,誰知道他參加的是“中國好聲音”。
選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留下來。
但是千璽的想法也很簡單,想讓更多的舞者留下來,看似相合,實則相悖。
因為毛巾的數量有限。
為了節目噱頭,“街舞”的剪輯是把易烊千璽“發毛巾”的環節給放大了。
不然四字弟弟發毛巾的一事怎么會迅速掛在微博熱搜榜呢?
因為三組人平分25條毛巾,第一組發了九條其實是沒有什么毛病。
作為熱度最大的隊長,節目設置剪輯把爭議點放在他身上也是在情理之中。
四字弟弟這組的BBOY很強,基本上人人都能做一個“空中托馬斯”,這招在breaking里屬于終極大招。
但是由于四字弟弟太懂街舞了,所以BBOY的選手做了這個絕殺,他都給了毛巾。
不巧的是,他們組BBOY的選手太多了,而且選手的實力都很強,導致后來的他猶豫不決。
比賽的過程,少不了選手為了晉級會選擇抱導師的大腿。
小豬《精舞門》中經典的椅子舞堪稱經典,他在街舞上的造化已經不知道影響了多少80、90后的。
雖然亞洲舞王的名號媒體給的封號與自炒的噱頭,但是臺灣舞王還是擔當得起的。
小豬的“豬腿”還是可以抱得,畢竟在他05年開始啟蒙別人學習街舞的時候,韓庚才加入Super Junior,wuli韜韜在讀小學,而四字弟弟也只有5歲。
不知道為什么,韜韜這組的選手都喜歡為他唱上一段freestyle。
惹得黃子韜幽默的吐槽選手們,“來跳舞老是freestyle,老是唱rap給我聽~”
韜韜在節目中展現出來的高情商的的確確令人嘆服。
據百度百科的介紹,街舞一共有10種常見的類型,而不同的舞種其實是會有不同的視覺感官效果和競賽效果的。
從舞種看urban 和breaking 適合電視節目,但是如果popping 齊舞,齊舞渲染力明顯優勢,雙冠王的結局是逃不掉的。
popping 和breaking總是難以battle,所以黃子韜很機智的把同一舞種的選手拎出來pk。
如果說小豬和四字弟弟都是遵守海選規則的三好學生,那么韜韜和韓庚就屬于打破規矩的“搗亂生”。
讓人摸不清頭腦的操作,也讓人看到了韜韜和韓庚在選人上的智慧。
韜韜非常懂得取巧而為,但只是取巧而已。
因為對于battle的規則沒有全面了解,雖然同舞種battle,但實際上人數不對等也是不公平的,車輪戰就更加不公平了。
韓庚善于讓這些熱愛battle的人信服。
畢竟喜歡街舞的人,骨子里都會有說不出來的烈。
從沈子皓的表現看來,韜韜選人的方法是沒有韓庚厲害,畢竟韓庚根本沒給選手開口糾纏的機會。
相比小豬的突然“正經與嚴肅”,韜韜可以說是這檔綜藝的笑點擔當,給這個節目的可看性、趣味性增加了不少。
金句頻出,自“當兵”的綜藝后,依舊保持著相當有梗的水平。
只是頻繁“離線”、“掉線”的他,讓自己的專業性輸給了綜藝感。
說到舞種之間的battle,不得不說一下四字弟弟在選人時,采用的cypher。
在他心中,他更加在乎選手的編舞能力。
battle要相同舞種才好看,而舞種之間沒有優劣,不同舞種的battle,相當于用我的數學去打你的語文。
cypher 這個模式對抗性很弱,表演性強,而且音樂隨機, 能讓他找出自己想要的編舞型人才。
據說四字弟弟下一期也有新的玩法,cyphe已經夠刺激了,還有什么“搶毛巾”的操作。
在強大壓力下,能夠盡快認識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正確的調整。
這樣的應變力,讓人佩服。
可正如亮亮說的,你選擇了誰的陣營,你就得按他們的規矩去玩。
每一種導師的審核方式都是有利有弊,你既然選擇了他,就一起往前走吧。
四字弟弟話不多,是他的一種劣勢嘛?
我覺得,內斂本就是他的特質。
若他是話多活躍的綜藝咖,那便無異于尋常藝人。
懂他的人知道他的心善,不懂的人覺得他不夠成熟。
他沒有那么多的圓滑。
他不油膩,他不忍心,他怕傷害,這種與生俱來的溫柔體現了他靈魂的高貴與純潔,這正是他在這個混亂的娛樂圈里最可貴的地方。
但是別人是否全然接受他,似乎不那么重要,因為他已經是個金子,他已經在發光。
對于街舞,大眾的普遍印象就是,“只有不想讀書或者想耍酷的壞小孩才會想去跳街舞。”
可是隊長的一些操作,卻讓我對“街舞”開始有了改觀。
不是我們錯怪了街舞,是街舞放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他的舞蹈不是為了耍酷,而是在傳達深層次情感上的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正是來自于平日里他對人生的思考。
別以為跳街舞的人只有耍酷的一面,其實他們也很善良,很溫柔,很有義氣。
看著看著,我可能已經把這場綜藝看成了一碗毒雞湯,看成了一場毛巾的爭奪賽。
也許自己是街舞的“門外漢”,但是他的一些操作,無論是導師審核方式,還是節目剪輯方式,的確可以啟發我思考良多。
不要輕易的被剪輯或采訪帶偏,拋開噱頭,自己感受到的才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