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金困境
接二連三的共享單車公司倒閉,押金不能退回,導致公眾對共享科技類公司的信心下降。一直以來,像小藍、小鳴這些公司,押金不是交給由銀行指定的帳戶進行存管,而通常是用來日常運營,畢竟線下的單車是重投入,都需要大量資金。
而一旦共享單車企業融資不到位,用戶擠兌押金,資金鏈就斷掉了。據媒體統計,共享經濟已造成數百萬用戶、高達15億元的押金損失。而對于用戶來說,單車公司不退押金,屬于民事糾紛,警察不會管,要追回押金,只能靠訴訟。但為了300塊押金請律師打官司,不僅耗時冗長,而且如果單車公司宣布破產沒錢退,法院也很難執行。
共享經濟領域的倒閉潮正在把“押金”推至鎂光燈下。這筆商家用來防止用戶“失信”收取的費用,最后因為商家“失信”成為用戶無法追回的損失。
正因如此,酷騎小藍小鳴等共享單車企業的相繼倒閉,押金難退問題已經持續了小半年,給共享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掣肘。不過,也有一批用戶躲過了這場劫難,已經有100萬用戶通過芝麻信用免押金騎小藍單車。按一人兩百來算,這可是整整幫用戶繞開了2億巨款的大坑。
芝麻信用方案
針對如上問題,最近芝麻信用站出來說話了:芝麻信用表示,未來將聯合商家一起推動信用免押。芝麻負責人胡滔說,如果未來芝麻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專注推動消滅押金!這一定很難,但我們決定全力一試。試了不一定會有機會,不試連機會都沒有。
據了解,芝麻信用宣布初期投入10億資金,引入保險、運營鼓勵等機制,幫助商家用比押金模式更好的方式做生意。就在芝麻信用宣布該消息后不久,馬上就有租車、充電寶、租房等領域共20多家商戶響應,愿意加入芝麻信用的免押計劃!
此項免押計劃意味著,由芝麻信用先拿出10億元資金,引入保險,通過保險理賠的方式,消除商家的損失,而商家則必須根據用戶在芝麻信用上的信用分,來免除用戶之前必須要繳納的押金。之前就有商家擔心自己不收押金,造成用戶租了東西不歸還,就會形成損失。
芝麻信用為啥要竭力推動信用免押時代到來呢?
一方面,芝麻信用想在“免押金”領域布局。之所以要推動這一進程,除了共享經濟,還包括租房、酒店等押金普遍存在的領域。而這些市場的先機一旦盡占,對于芝麻信用來說商機無限。
另一方面,芝麻信用希望推動中國建設信用城市。屆時芝麻信用就會滲透到更多國內的商業領域,屆時所有的社會信用評分都要按照芝麻信用的標準。芝麻信用在國內外金融領域的影響力和權威性,要堪比國外的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標普、惠譽。
同時,芝麻信用還可以擁有各行業的大數據。如此一來,芝麻信用可以構建起自己的一套信用評估體系。屆時完全可與央行的個人信用征詢系統比肩,于是各大金融機構都要找芝麻信用合作,或者購買各種大數據。
看來芝麻信用免押金不僅僅只為共享經濟保駕護航,不夸張的說,它將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中國商業社會信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