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和朋友去聽一個關于心理的講座,那個老師特別有意思,幽默中又不失風雅。
到了底下的同學向他提問的時候,他突然說他想先問我們一個問題:
“大學四年,你覺得什么事最具有可能性呢”?
話音剛落,臺下一瞬間靜默,無人應聲。
過了好一會兒,坐在前排的一個女生站了起來,不緊不慢地說:
“我覺得大學四年最大的可能性是,我會超越曾經比我優秀的人,過了這四年,也許我就跑到他們前面了”。
掌聲一下子就燃起來了,為她站起來的勇氣,更因為她戳中了我們心中的某個點。
她說“也許”,因為她也知道沒有百分百的絕對性,但存在著至少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啊!
優秀的人可能會繼續優秀,也可能在某個松懈的時間段落伍了,后來者居上也已不足為奇了。
我一直都很喜歡大學的自由性,不單單是因為時間的自由和逛街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它會給很多想去努力和證明自己的人,點燃、甚至加亮自己長板的機會。但是這些都是要靠自己去為自己博取的。
?
我特別喜歡去看文藝演出,中學時代不管時間多緊湊、作業多繁雜,學校要是一有文藝表演,我都會去湊熱鬧。
現在的我依然還很喜歡,但是我已經不滿足僅僅是一個觀眾了,我更喜歡參與其中。喜歡觸碰樂器的feeling,喜歡很多人合奏時有聲的契合,喜歡觀眾為你搖擺閃光燈的那無數點的光。
以前的我,是觀眾里的一個星點,
如今的我,努力想是一個閃光源。
在以前,彈琴只能算是我的興趣,一種小打小鬧的愛好罷了,可是當我一次又一次站在舞臺上時,當我從它身上感受來自無數聚合的光時,我越來越想要讓它成為我的一項昂貴的才能。
不為別的,只是希望在我看不到未來的迷霧里,在我漸行漸遠的路途上,有一束我專屬的亮光。
?
“才識”這種東西永遠都不會過時,你藏儲的越多越滿,你發光的機會只會有增無減。
不久前,一個文學社的學長知道我也很喜歡詩,就送了我一張“詩詞交流會”的票。說實話,我很少、可以說幾乎沒有參加過這種活動,本身自己喜歡再加上很好奇,所以我沒有猶豫就去了。
帶著一點點自信,想著最好能遇到一些同路人。
我去得很早,沒看到什么人,選了一個很角落的位置,偶爾抬起頭看到有人陸陸續續地進來,隨后不時地可以聽到旁邊兩人熟絡地交流著。
話里引證如流,我在一旁細細聽,偶爾能根據他們所講的在心里默念出處和作者,但大多數是懵的。低頭掩面想著: 目之所及都是貨真價實的內行人,原來我的喜歡真的只是停留在很表面的喜歡啊!
真后悔自己以前沒有好好深入地去讀,總是粉飾一下就過去了,現在只能所以一下午我都乖乖地待在旁邊的一角,不敢出聲、不敢上前與人交流,就怕被別人撞破自己不懂的尷尬。
?
自那次后,每次我再拿起詩集的時候,會比之前看得細致些,不再草草翻過。我尤其更愛現代詩,有時會寫寫自己的體會,說一個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體會就是:
有時候有的詩悟不懂,當你反復讀幾遍后還是沒明白,這沒關系,但它已經在你的腦海里占一席之地了,藏在你潛意識里的某個部分,在你某一天看到某一個相同的現象時,它就會適時跳出來,這時你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快感,那個感覺既美妙又奇妙!
現在想想我還是挺慶幸自己去了,雖然當時略覺尷尬,可也收獲頗多。至少我知道了自己身上的光還不夠亮,知道了總是有人比你優秀,當你置身其中時,你才發覺自己有多么暗淡,可是很幸運,我在那天更透徹地明白了這個我很小就知道但從未去深思的道理。
大學其實是粉飾之下的波濤洶涌,那種無形下進行的暗流涌動的競爭是不可能會停止的,因為總有人在努力,不是么?
看到了別人的光,羨慕是最淺的反應,投射到自己身上去加亮自己的光,才是最深的值得。
?
大學四年就像一個大鐵勺一樣,它所盛納的時間好比勺子要承載的分量一樣是有限的。
這個過程的某些東西我們應該要有一個取舍。山下英子有一本書叫《斷舍離》,講的是對自己人生的管理和對物品的整理。我覺得,它對于時間的選用和管理也有一定的適用度。
斷,斷絕浪費時間之事的干系。 舍,舍去多余的無用之事。 離,脫離對瑣碎之事的執著。
這純屬我個人的新注解。
四年的時間真的好短,大一、大二的時候是每個人最熱切的時候,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嘗試,想著反正后面還有大把時間呢!可是到了大三的時候,會忽然變得好慌好亂,我什么都還沒完成,時間就已經走到了這里,突然想干點什么又無從下手。
因為前兩年沒有好好定下自己要走的基調,所以后兩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都會變得特別無所適從。
?
我覺得“大學”這兩個字是謎一樣的存在,因為它具有太多的可能性也具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每個獨立的個體戶對它都有自己特有的定義,我們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重新去看待它的時候,也有不一樣的感受。
我現在最真實的感受就如我的標題所寫的那樣:大學四年要努力加亮自己的光。
高考時的分數是你的第一道亮光,它決定了你進入什么樣的大學,可進入大學后它就變得有點無用了,因為它無法再決定你大學以后的路了,所以這時候你得再塑造一道更亮的光,來為自己開拓新路。
大學的可怕不在于分數和排名,而在于它的競爭是不顯露的、是不外現的、是日積月累的,它給予了每個人很大程度上的自由喜歡做什么去做什么,然后忽然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里浮現出它的殘酷。
讓人猝不及防。
不斷地想加亮自己的光,只是想在面對未來某一刻殘酷的現實時,能有一點點的游刃有余,能有一絲絲的淡定從容。
如此而已啊!
?對自己的希冀,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