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衛(wèi)視一年一出的《最強大腦》宛如掀起一股科學浪潮一般,將神奇的腦力運動展現(xiàn)在我們所有平凡的普通人面前,我們一次一次被人腦的無窮潛力所震撼和征服,選手們創(chuàng)造的一次一次奇跡令人嘆為觀止,有時候真的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慢慢感覺一切都挺正常的,來這個舞臺就是要創(chuàng)造奇跡,我只負責看就好了,加上對腦力的深入了解,也明白了背后的奧秘,對選手依然很敬佩,卻也不像原來那么狂熱了,但每一期仍然堅持看完,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喜歡。
然而,隨著全球腦王爭奪賽的結(jié)束,回憶起小強讓我感動的種種畫面,我不禁思考,我一直深深拜服的真的只是這些最強腦力嗎?他們是因為腦力很強才讓我覺得了不起嗎?細細思考后,我發(fā)現(xiàn)我所崇拜的好像不只是這些,絕對不是。
回顧當時的比賽內(nèi)容,因為日本選手土屋宏明和秘魯選手奇安弗蘭科兩人同時展現(xiàn)出的逆天表現(xiàn),分別拿下接近滿分的38分,而我們的小卷毛申一帆則因為一些失誤排在二人之下,腦王獎杯留在中國岌岌可危,一切的重擔都落在了小小強身上。
上場后的他,直接就要挑戰(zhàn)3厘米的極限,蔣昌建老師提醒小小強可以先選擇穩(wěn)妥點的方法,畢竟有兩次挑戰(zhàn)機會。此時,一句“如果想要把腦王獎杯留在中國,就必須要挑戰(zhàn)3厘米的難度”讓全場人都熱血沸騰起來。激動的我內(nèi)心有一個聲音喊著:太帥了,加油!
挑戰(zhàn)過程就和預料的一樣,開始挑戰(zhàn)后,小小強迅速找出答案,在緊張的驗證中挑戰(zhàn)成功,全場歡呼,一出絕妙的劇本再次被演繹地完美。這樣的場景在電視前見過不知道多少次,但我還是深深地感到高興,感覺這樣就有拼一把的機會了,可以等著科學評審打分了,然而這一切才僅僅是個開始。
記得小小強當時滿頭大汗,雙手哆嗦,蔣老師解釋說:“他太累了。”當我重新看過一遍比賽后,我才醒悟,那不僅僅是因為腦力疲憊的緣故,對于他來說,要實現(xiàn)自己腦王獎杯留在中國的承諾,他的比賽才剛剛開始。那不是累,是對接下來未知挑戰(zhàn)的緊張和不像放棄的決心。沒人會想到接下來他的那番話:
“既然科學家通過測評1到8厘米,認為3厘米是極限,我就想要打破這個極限,我想要挑戰(zhàn)1厘米。”說這句話時,他的聲音在顫抖,眼角閃著淚光,但是卻掩飾不住那堅定的眼神。
幾位科學家都紛紛表示他的挑戰(zhàn)不可能完成,一向嚴格的叨叨魏也鄭重建議這個難度真的夠了,不需要再往下進行了,小小強依然堅持將挑戰(zhàn)進行下去,覺得來到這里就是要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事后才知道,小小強挑戰(zhàn)的原因僅僅是因為看到土屋宏明大幅度越過了科學家預設的極限,感覺自己如果不主動挑戰(zhàn)更難的話,獎杯很可能與中國失之交臂。但是因為對于自己承諾的堅持,他不想就這么堅持,他選擇了將挑戰(zhàn)繼續(xù)下去。
看著小小強的努力和辛苦,我想,全場的人和我一樣,除了擔心更多的是心酸和感動,結(jié)果可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那種不斷挑戰(zhàn)自我以及不懼怕失敗的勇氣或許才是對最強二字真正的解讀。一切就像大家期待的那樣,挑戰(zhàn)成功! 每一個人都自發(fā)地起立表示對小小強的尊敬,我認為,這其中不只是因為他挑戰(zhàn)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這么簡單。
仔細想想,但凡是卓越的人總有那么一種常人所沒有的品質(zhì),比如那些最強大腦們,王昱珩的自信,賈立平的謙遜,李威的沉靜,王鷹豪的執(zhí)著以及那一個個青春年少勇于挑戰(zhàn)自己的決心……我經(jīng)常拜服于場上選手的人格魅力,現(xiàn)在想來,沒有那么一種人格魅力怎么能完成那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我們經(jīng)常拿天分來說事情,殊不知,我們和那些最強大腦差的不僅僅是天分那么簡單。他們的心中比我們多了那么一團火,那種不服輸,不放棄塑造了他們,卻也同時照亮了我們,在感動和震撼額同時,我感覺我的內(nèi)心也被他們溫暖了起來。
脫去最強大腦的光環(huán),其實他們只不過是一個個原來不被我們所知道的普通人。記得節(jié)目組的人員這么評價這個節(jié)目,這是一個明星為素人做陪襯的舞臺,上來擔任嘉賓的明星大咖只不過是場上選手的配角,我們的焦點始終都放在選手身上,中日對抗賽播出后,位于微博熱搜榜40名左右的王昱珩和陳冉冉名次不斷上升,逐漸到了20名左右,隨著觀看節(jié)目的觀眾越來越多,兩人在熱搜榜的排名一度升至第一第二,并保持了一天。他們不是明星,不是網(wǎng)紅,平凡卻依然影響著我們,其實他們原來只是個普通人,賽后依然如此。
又想起賽后對小小強的采訪,當時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當時就是只想著把腦王獎杯留在中國,所以就拼一下。”輕松地一筆帶過所受的質(zhì)疑和辛苦。看到這些,心里莫名地感動。
最近感覺生活蠻累的,走在生活的上坡路上總覺得不適應,想放棄,但是一想到這個16歲少年輕松地一笑,就感覺受到了一股向上的力量,一股溫暖。
青春路上,還需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