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強大腦》第二季“腦王”劉健老師創立的記憶大師app正式上線,“超新星男孩”陳智強送上真摯祝福。這個視頻在各大視頻網站都能搜索到,以下是視頻截圖。在祝福視頻中,這個16歲的南京少年卸下了頭頂的許多光環:“世界記憶大師”“記憶天才”“最聰明的人”……又變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高中的普通學生。他變瘦了,也變得更成熟了。“超新星男孩”究竟是如何從男孩變成一個男人的?讓我們回顧一下他在《最強大腦》上的成長與蛻變吧。
星際迷航:少年初遇愁滋味
2016年1月15日,陳智強第一次站在《最強大腦》第三季的舞臺上,他挑戰的項目是“星際迷航”。挑戰者要從一面128平方米的含有數以萬計星星的星空大屏上,找出嘉賓選擇消失的三顆星星。
這面大屏的面積是第一季魔方墻的7倍,一開始,郭敬明和陶晶瑩甚至給出了5分滿分的預判分。但就在選手挑戰開始的前一刻,郭敬明提出質疑:規則中沒有明確指出大屏中顯示的是左右對稱的星空圖案,導致自己打高了難度分。如果是對稱的圖案,就不需要用到記憶力,不過就是大家來找茬的升級版。并表示如果早知道是對稱的,預判分“我可能就1分”。而Dr.魏隨即表示郭敬明低估了項目難度,大屏上“點數太多”,光靠“視覺搜索”是難以完成挑戰的,還需要結合強大的記憶力。
雖然最終晉級成功,這讓陳智強心里很不好受。之后的每一戰,陳智強都表現得分外穩重,一直想以“實力說話”。
冰雪奇緣:穩扎穩打
之后在《最強大腦》首場國際賽中國隊與德國隊的比賽中,陳智強和德國新人王梅蘭妮的“冰雪奇緣”項目備受關注,這個項目被國際評審羅伯特評定為全場最難的項目。
在“冰雪奇緣”項目中,現場呈現30瓶碳酸鈉過飽和溶液的化學反應結晶過程,要求陳智強和梅蘭妮找出后來替換的5瓶。這個項目的原理是將醋酸鈉和水大致按照1:1的配比進行調制,將其加熱至沸騰再冷卻,隨后投入一顆三水合醋酸鈉晶體,溶液就會自上而下立刻結冰。它的變化速度快且時間短,對選手來說更具挑戰性。Dr.魏估算難度時介紹:“由于選手觀察時化學反應并未完成,冰晶的形狀在后期還會有變化。這考驗選手的記憶、推理、細節處理能力。”
陳智強自己也回應稱“難度超乎想象”:“因為時間短,化學反應很快就結束了。我原本以為結晶會凹陷下去的地方,最后全都凝結起來填平了。”對于自己此次獲勝的秘訣,陳智強表示:“我是通過觀察細微紋路,同時推理大概的變化程度,來完成挑戰的。”
一沙一世界:少年封王
在《最強大腦》第三季收官賽腦王盛典上,陳智強迎來了最后也是最難的挑戰:“一沙一世界”,該項目被水哥王昱珩譽為“本季最美項目”。陳智強需要在90分鐘內記憶88幅沙畫圖像,然后嘉賓現場劃定沙畫中3×3厘米的圖像,讓他最終選擇出對應的沙畫名稱。而當陳智強看完88幅沙畫,嘉賓選擇完畢后,所有沙畫限時全部銷毀。
關于這個項目的難度,Dr.魏解釋說:沙子顏色單一,有效信息遠遠少于第一季的油畫碎片,很難提取信息。陳智強也說,項目的難點在于“沙畫局部沒有坐標,很難確定是哪一處”。他還強調,沙畫的細節太多了,由于不可能畫得十分精細,很多特征都有很相似之處,所以方法是“必須將88幅沙畫的每一處細節特點都牢牢記住”,因此記憶量相當大。
然而,陳智強在參賽時卻提出了難度更高的要求——要根據1×1厘米的圖像找出沙畫名稱。“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評委席上的四位國際評審有些吃驚,勸他放棄這個決定。但陳智強認為:“既然嘉賓調查說3厘米是極限,我想挑戰1厘米,既然這是“腦王”爭霸賽,要挑戰的就是極限,3厘米僅僅是極限,我想要打破。”
在比賽過程中,陳智強一直在搖頭,手指在抖動——這是他的某種記憶方式。他走向計時器,又走回來,微微搖頭,沒多久他迅速折返,按下計時器。臺下歡呼響起,58秒!
“能先暫停一下嗎?我選的這幅圖片,我能說出它的大概方位,我想驗證下我這個方位對不對,我也不管它對不對,我覺得它應該是巴黎歌劇院頂部翅膀的一個尖。”臺下觀眾驚嘆:“已經不是人類了……”
最終16歲少年成為當之無愧的“腦王”。“認知神經之父”邁克爾教授盛贊:“這是我二十年來最棒的一個下午,非常高興在這里誕生了一位杰出的勝出者。”國際評審多拉則驚嘆道:“人腦比神經科學家了解的要更好!”
難道陳智強真的是“認知神經之父”眼中的天才嗎?不然怎么可能年紀輕輕就獲得如此成就?可是據他的母親回憶:“那時候也沒覺得他多聰明。這孩子走路早,說話晚,三歲才會說話。”她又想了想,砸中天才的蘋果一直到他初二升初三那年的暑假才出現——它就是記憶法訓練。
那年南京圖書館舉辦記憶挑戰賽,讓陳智強意外地接觸了記憶法訓練,他覺得“特別好玩”,從此一發不可收。之后,他的記憶力得到飛速提升,參加世界腦力錦標賽,取得中國青少年組第一、中國第十一、世界第四十六的成績。獲得了“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號。
說到記憶法,大家可能有點陌生,但它的原理其實大家都很熟悉:人的左腦是負責邏輯思維的,右腦則是負責形象思維的,一般人記憶都是靠左腦,記憶的速度很慢,記憶的內容也有限。但如果激發右腦的形象思維潛能,記憶的內容和速度會有質的飛躍。
記憶法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因為它能把枯燥的記憶內容變得好玩又好記。“玩”是陳智強在提到記憶法訓練和比賽時最常用的詞。“我很喜歡玩記憶游戲,有時間就玩一玩,記一記。”陳智強愛跟高手過招,全力以赴,享受挑戰,刷新自己的記憶極限。“這比做數學題、打游戲更好玩。”記憶比賽中有一個“人臉姓名”的項目,外國人的名字比較復雜難記,陳智強會用游戲《賽爾號》中的精靈給那些人名編碼。
有人也許會問:“道理我都懂,可是我沒有這么強大的想象力,看到枯燥的內容就頭暈,根本無法把它們轉化為好玩的東西進行記憶。”讓同為“腦王”的劉健老師創立的“記憶大師app”來幫助你吧。里面的內容由劉健老師傾力打造,用高效記憶法把三年級到十二年級的九大學科課程(語、數、英、數、理、化、地、史、政)轉化成輕松幽默的圖片或視頻內容,讓你輕松記憶和學習。
記憶大師app可以幫你在學習中節約50%-80%的時間,意味著在十二年的學習生涯中,你可以節約六年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下載記憶大師app(認準博士帽標志),或關注公眾號:“記憶大師教你高效學習”,即刻開始體驗高效學習法!www.jydsapp.com